教學目標:在理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中,理清科學家發明過程的思路,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的準確,試著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使飛機能夠安全夜航。
教學難點: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的準確,弄清蝙蝠夜間飛行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系。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從百科全書、詞典辭海、互聯網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信息和仿生學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前幾天學了《蝙蝠和雷達 》,還記得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觀察到了蝙蝠夜里飛行本領高超,能靈巧地避開障礙物的特點,于是提出疑問,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二、讀課文,理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使飛機能夠安全夜航?”
(一)談話提出主問題
師:科學家發明了飛機的導航系統——雷達,卻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請大家關注課后第二題,誰來給大家讀一讀,生讀罷,師邊說邊出示課件問題:(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探討這個問題)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二)學生自主讀書思考勾畫批注
(三)三人小組討論交流
(四)抽生匯報
學生交流發言
1.細致觀察,提出問題
(1)生匯報,相機引導讀文。
(2)課件出示第三段內容
(3)小結,板書
師:是啊,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蝙蝠夜里飛行本領高超,繼而提出疑問,引發思考。(板書:細致觀察,提出問題)
(4)指名讀細致觀察部分,從哪體會到蝙蝠夜間飛行本領的高超?(抓住關聯詞和“極細的”、“靈巧”等詞語初步體會小品文用詞的準確)
師小結:一句話,寫出了蝙蝠夜間飛行本領之高超,這就是科學小品文用詞的準確,厲害吧!
(5)引讀提出的問題。(蝙蝠的這一高超本領,引起了科學家的思考,引起了怎樣的思考呢?)
抽生讀,引導讀出疑問的語氣。
2.進行試驗,解決問題
師: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首先是細致觀察,提出問題,那么接著又是怎么做的?大家繼續交流。
學生交流發言
師小結學生發言:科學家發現問題,引發思考,于是進行試驗,解決問題(板書:進行試驗,解決問題)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助科學家們完成一個試驗報告(出示試驗報告),請自讀四、五、六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如何填寫試驗報告,完成試驗報告的填寫
同桌互相交流實驗報告中自己填寫困難的
抽生匯報交流填寫的實驗報告情況(抽生,小組成員和其他組的孩子也可來補充或糾正)
三次試驗的記錄,你發現了什么?(三次試驗前提條件是一樣的,每次試驗的目的不一樣,試驗方式也不一樣(眼睛——蒙上;耳朵——塞上;嘴巴封住),結果有的相同,有的卻不相同)(試驗的科學性、嚴謹性、條理性))
請看課文第4、5自然段,老師發現作者在描述試驗過程時,有詳有略,沒有平均用力!
師:我們剛才在交流科學家細致觀察,提出問題時,大家通過….體會到科普短文用詞的準確,那么在“解決問題”這部分,大家又關注了哪些重點的詞語呢?
作者在描述時分別用了“蒙上”、“塞上”“封住”,這3個詞位置能不能互換呢?
師小結:作者用詞是如此準確,我們寫作文時也要注意像作者這樣用詞準確,尤其是科普短文更應如此。
體會“配合起來”的作用
“配合起來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同學們聯系兩次試驗去思考一下。(板書:聯系上下文)
(丟掉“配合起來”不科學,因為第二次和第三次兩次試驗,分別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說單獨將嘴或耳朵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領,這說明探路時靠的是這兩樣器官同時發揮作用,所以課文上用上“配合起來”是科學的。)
師:不但科學家做試驗是如此嚴謹科學,而且作者在寫的時候也是如此的,真值得我們學習!此外,你還關注了哪些詞語?(“反復研究”、“終于”)
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的“反復、終于”,體會到什么?(為揭示秘密付出了艱苦努力,不是輕而易舉的,都是科學家們反復研究,經過無數次失敗,無數次地總結經驗教訓,無數次地再試驗才得來的;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就能成功。)
齊讀句子(師:來,帶著你的體會讀句子)
師小結:蝙蝠夜里飛行的秘密揭開了,原來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生接讀——第7自然段2——4句
師:原來蝙蝠夜里探路是這么回事:教師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蝙蝠探路原理。
師:如果把它畫成示意圖,就是這樣的:" (老師貼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圖)
3.得到啟示,發明雷達
繼續交流(師:揭開了蝙蝠夜里飛行的秘密,接下來科學家又做了什么?)
學生交流發言,師引導:我聽出來,科學家于是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板書:得到啟示,發明雷達)
原來,飛機能安全夜航,是因為飛機上裝有雷達,生接讀:“雷達通過天線……十分安全”師:雷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和蝙蝠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其實,書上寫得很清楚,請同學們讀七、八自然段,完成學習單
師小結:科學家正是從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啟發,模仿著發明了飛機的導航系統——雷達,通過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通過雷達的熒光屏,就能看清前方有無障礙物,保障了飛機的安全夜航。
三、拓展延伸
(一)師直接小結,提出仿生學,齊讀資料袋
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許多發明都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而創造出來的。像這種人們通過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來創造發明東西,為人類造福,這門學科叫仿生學,翻到課后資料袋,把它畫下來,齊讀資料袋
(二)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師: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啟示下,除了發明了雷達,還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請你結合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說說還有哪些發明也是從動植物身上得到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