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研究目的: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籃球項目對其主要影響因素,為大學生的健康鍛煉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設計的體育鍛煉問卷對天水師范學院的133名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與分析:籃球項目對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影響較大,對女生只是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因子上存在差異(P﹤0.05),分析結果顯示抑郁因子T值為負數,所以有心理抑郁或精神病性傾向的女生不建議參加籃球項目練習。
關鍵詞 籃球項目 體育教學 心理健康影響
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不僅練身,而且練心,陶冶情操;體育鍛煉可以調節人的情感,影響、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體育教學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教育工具,對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改善心理狀態、排除心里困擾、有針對性的糾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質等具有重要意義,探尋不同項目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可以更有效的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研究對象是選取天水師范學院的2013級本科大學生133人發放問卷。
(二)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資料,全面了解本方向的研究現狀,為實踐提供科學的依據
2.統計分析法:將有效調查問卷所得數據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變量處理,得出統計學結果。
二、結果與分析
籃球班學生參加體育教育課程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的差異性檢驗與分析,從結果(見表一)可以看出,參加籃球班的男生在教學前后對比,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偏執因子上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P﹤0.01),在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因子上也有較低的顯著性差異(P﹤0.05)。這就說明籃球項目教學對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響較大。
籃球實驗班女生參加籃球教育教學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的差異性檢驗與分析,從結果(表2)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并且差異性不是很顯著;值得注意的是數據分析顯示出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的t值為負數,這就說明,有抑郁和精神病性傾向的女生,不但不能通過籃球項目來改善抑郁和精神病性問題,反而還會加重不良情緒的產生,所以有此方面問題的女生不建議通過籃球作為健身項目。
三、結論與建議
籃球課對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響主要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偏執因子上;在焦慮、敵對性和精神病性因子中也體現出較顯著的差異性。由于女生在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T值為負數,所以有抑郁和精神病性心理問題的女生不適合選擇籃球項目進行身體鍛煉;男、女生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籃球項目教學在影響敵對性因子上對男生的效果優于女生。
參考文獻:
[1] 趙奮軍.體育鍛煉對我國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01.
[2] 王磊,曹平,譚希穎.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影響的理論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