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籃球運動中的體能是保證運動者在激烈的運動與訓練中能合理運用攻守技術并準確地投籃得分的重要方面,從體能概念種類的研究入手,強調體能訓練對籃球訓練的意義。淺析了體能訓練的方法,對籃球訓練的體能訓練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從而促進籃球訓練的體能訓練健康開展。
關鍵詞 籃球 體能訓練 籃球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以投籃得分為目的、攻防快速多變的速度力量型、對抗性體能、技能類運動項目。籃球運動與訓練對運動者的體能提出了高要求,籃球運動者的體能訓練要以速度、力量、對抗性身體訓練為主,目的是保證運動者在激烈的運動與訓練中能合理運用攻守技術并準確地投籃得分。當前,我國各種從事籃球運動訓練的專業球員和業余訓練球員以及愛好者,受人種和訓練水平的制約,總體的體能水平較低,不適應激烈的高強度籃球運動,而且,對體能訓練的認識有誤區,體能訓練的手段也很單一,特別是體能訓練與專項的結合不夠。
一、籃球運動的體能特點
體能訓練是運動訓練的基礎,籃球運動中體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優秀的體能,沒有系統的體能訓練,就不會有優異的籃球競賽成績。正確的籃球體能訓練必須結合籃球的項目特征進行。
運動員體能是指運動員機能的基本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運動員為提高運動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籃球運動訓練的體能訓練是在運動訓練中發展各自運動素質為身體訓練基本內容,包括有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柔韌素質訓練和靈敏性素質訓練等。
二、體能訓練對籃球訓練重要性
體能是技能的基礎,技能是體能的表達。體能的充沛程度是籃球運動員能否承受大負荷、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基礎。
三、體能訓練的原則及方法
(一)堅持大運動量的原則
堅持大運動量的原因:籃球運動負荷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個是比賽的要求。比賽中的運動量和強度決定訓練的運動負荷。如果運動負荷不能滿足比賽的需要,則說明訓練的負荷不夠。另一個因素是滿足技術提高的需要。如果運動的重復次數和強度不夠,就不能滿足技術提高的需要。
(二)與實戰結合的原則
與實戰結合的原因: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是專項體能訓練的基礎,而專項體能則必須與實戰結合。一般體能訓練就是指為提高身體素質而進行的訓練,如為提高耐力進行長跑訓練,為提高力量素質進行下蹲練習等,這種方式游離于籃球運動的特征之外。實踐證明,這種體能訓練方式在比賽的關鍵時刻起不了任何作用。這也是我們國內籃球體能訓練的一個誤區。因此我們必須將體能訓練與籃球的實戰特征相結合訓練。這種訓練包括:以技術為指導的體能訓練;以戰術為指導(如攻防轉換)的體能訓練;以模擬場上情況為主的體能訓練。
(三)體能訓練的計劃性和系統性原則
良好的體能是經過長期的系統和有計劃的訓練后才能獲得。只有長期的訓練,使機體不斷的接受刺激,不斷的刺激之后才能使機體適應于訓練的負荷強度。在對新的刺激適應后,又要改變刺激,也就是改變負荷的量和強度,不斷的更新,不斷的去適應,方能不斷的提高。
(四)反應速度的訓練
①無球訓練。一是10米聽信號快速沖刺跑。二是兩人10米追逐跑。三是兩人沖刺對抗爭先賽。②結合球練習。一是判斷來球搶球上籃練習。二是身后拋球接球練習。
(五)位移速度的訓練
位移速度首先需要良好的絕對速度作為基礎,如30米,60米,90米,150米的全速沖刺作為練習的手段。場地內的位移速度的訓練以籃球場地為基準,如半場的快速沖刺跑,全場的快速沖刺跑,半場快速往返跑等等。
(六)快速腳步移動循環練習
練習順序:快速左右滑步練習--“W”形滑步練習--圓形滑步練習--快速變向沖刺練習--“一”字形急起急停--“S”形側向滑步練習。要求:每項練習時間控制在15秒,休息時間45秒,全部練習為一輪,每輪之間休息2分鐘-3分鐘,共做4輪。練習目的:利用布置成各種形狀的場地,進行籃球運動員所需要的急起急停、滑步等各種專項移動練習提高運動員快速加速、急停、奔跑和滑步的能力。
(七)綜合跳躍循環練習
練習順序:快速高抬腿跑格練習--八邊形跳躍練習--五點跳躍練習--左右跳躍觸摸標志練習--四點跳躍觸摸標志練習。要求:每項練習時間控制在15秒,休息時間45秒,全部練習為一輪,每輪之間休息2-3分鐘,共做4輪。練習目的:利用各種形狀場地,進行全面的腳步和跳躍練習,提高運動員腳步動作靈活性和彈跳能力。
此外還可以借助器材,進行提踵練習,斜臥推舉,俯臥提重,大腿后肌群收縮練習,大腿前側肌群負重練習。速度耐力的訓練應該以田徑訓練中的變速跑訓練為基礎,如間歇訓練法。
四、總結
沒有體能,技能則成為無源之水,沒有體能,心理能力也無從依附。籃球訓練的體能訓練不能搞突擊,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國在籃球體能訓練學科方面基本屬于空白,忽視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和不重視對體能訓練的科學化研究,將導致體能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單一。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己經意識到了在籃球運動中體能的重要意義,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系統研究和訓練,相信我國籃球訓練的體能訓練水平在未來會有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新征.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意義、問題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623-624.
[2] 高立杰.高校業余籃球隊的組建與訓練[J].價值工程,2009,(12):241-242.
[3] 劉震.對高校籃球運動員技術化體能訓練的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2010,(8):32-34.
[4] 李慶有,俞繼英,葉飛.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