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在高考中加試體育對促進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本文通過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現狀與高考加試體育的基本狀況和當前存在的若干問題等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高考 加試體育 青少年 體質健康
以2010年與2000年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結果相比,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仍呈現出下降趨勢,其中肥胖率增長了將近50%,近視率也增長到了31%。而在2014年9月2日,我國教育辦公廳發布了關于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和上報工作的通知,隨之而來的是各省各校如火如荼的開展新一輪的體質健康測試。
一、高考體育加試
2006年12月25日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楊貴仁在教育部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體育成績將作為高校錄取的依據。而在2007年下發的《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中央7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積極推行在高中階段學校畢業學業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的做法”。[1]清華大學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上,把“體質測試”作為其新添加項目,目的就是為了著重考察學生的基礎身體素質而非專業運動水平。
二、高考加試體育存在的問題
(一)從參與對象上進行分析
1.政府
盡管高考加試體育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依據,為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但是多數的中小學仍然重智輕體,而且學生體質下降趨勢也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由于各省的經濟發展以及城鄉之間的發展等現狀都存在著差異,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法規的時不能考慮到所有的影響因素,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監督方面的工作也很難做到完全公正公平從。
2.學校
在我國大部分省市的學校,體育課的設置就如同虛設,尤其是高三的學生,都認為應該要全力以赴的來沖擊高考,體育課的時間大多都被語、數、外三門主課的任課教師給“搶奪”,用來補習,即使是體育教師上課也會把體育課自然地換成自習課,有的甚至是直接把體育課給“?!钡簦瑥亩鴵Q取更多的學習時間。
3.家長
在高考的壓力下,自家孩子應該集中關注在文化課上,進行體育鍛煉是在浪費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們的心理,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對體育的漠視感,遠離體育鍛煉而造成體質下降。同時有部分家長認為考試中的人為因素較多,成績很容易作假,不能體現出它的公平性。
4.學生
一方面,各種誘惑充斥在青少年的周圍,女孩子很容易被電視里面的明星與化妝品等吸引,而男孩子在業余時間則更愿意呆在房間里面玩各種各樣游戲,不愿意走出門去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在家長和學校老師的不斷念叨與督促中,學生漸漸地遠離了體育,有的學生甚至對體育產生了厭惡感。
(二)從考試方面上進行分析
1.考試內容與標準
每個省市的發展現狀都存在這差異,所以每個省市在選擇考試內容和考試標準的時候要因地制宜。高考加試體育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在兼顧學習的同時注意鍛煉身體,因此考試標準的制定要兼顧到城鄉的差別、地區的差異,而這個是很難實現的。
2.考試過程
考試的現場需要做到封閉與公開相結合,所有的工作人員要做到完全的隱蔽,進行封閉式的管理,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且如何確保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是一項艱難的工程。在考試中的監測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全國學生體質測試中,很多學校利用各種方法讓測試數據“看上去很好”,而在高考體育加試中,肯定也不能完全避免這些做法的出現,有的學生文化成績名列前茅,但是體育卻處在下游,某些學校為了升學率,只能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來提升“好學生”的體育成績。
三、建議
(一)要做到因地制宜
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法規時要做到因地制宜,同時政府要積極地引導社會和家長用正確的標準來評價學校,關心和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
(二)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家長要起帶頭作用,帶領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根據孩子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特點來合理安排運動量,從而增強體質,從容的面對高考加試體育。
(三)避免應試教育的出現,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高考加試體育的消息一傳出就讓人聯想到“應試體育”,教師不能夠只要求學生考什么就學什么,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
四、結束語
高考加試體育是教育制度的一項重要改革,是教育的一種進步表現,是促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項積極地措施。在高考加試體育實行的過程中,學校、家庭與學生的聯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扮演者。當然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的監督與完善也是重要的一環。只有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將過程完好的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 周玉蘭.關于高考加試體育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1-6.
[2] 劉碩陽,季,卞民德.高考加試體育是良藥妙方還是權宜之計[J].教育導刊.2013(02):88.
[3] 陳慶偉.高考加試體育利弊預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管理.2012,(28):83-85.
[4] 胡玲玲,廖小嫻,何學俏.近10年學生體質整體下滑,學生體質弱問題出在哪[N].中國網新聞中心.2014-11-26.
[5] 耿曉平.我國高考加試體育的政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