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M華夏理財研究中心以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5日為時間區間,以Wind公開數據為凈值基準,對這一年間公募基金中股票與混合基金的投資業績進行了追蹤研究;與此同時,結合朝陽永續提供的陽光私募同時期凈值變化數據,對公私募操盤手的投資績效,進行了對比分析。我們希望這些分析比較,能給光大基金投資者的未來投資帶來一些啟發。
股票型基金凈值增長全部告負
為了便于分析,我們選取了開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作為主要比較對象。
首先,我們注意到,在符合比較條件的450只股票型基金中,一年來其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竟然無一家為正,表現最好的是前海中證開源健康,凈值增長率為-2.99%;表現最差的為華寶興業中證醫療,凈值增長為-61.87%;兩者相差58.88%。
覆巢之下,沒有完卵。A股一年間發生3次股災,這樣史無前例的惡劣環境下,股票型基金凈值大幅回撤不算意外,但全線覆沒還是讓人震驚。這樣的結果,可能與公墓股票型基金的倉位限制性要求與公募基金的追求相對收益的業績考核機制有關。股票型基金一旦正式建倉,都有較高持倉要求,這無疑加大了其在股指單邊下跌時的風控能力。另外,追求相對收益這樣的機制,往往造成基金經理們比較注重同類基金之間的收益比較以及業績是否跑贏大盤指數。果然,股票型基金前10名,不僅遠遠跑贏大盤,也遠超同類基金-15.83%平均收益。

其次,我們發現,凈值增長前10名中,前海開源系基金占有5席,而且獨占前3名。而排名后10名基金中,一帶一路主題類基金占有3席,而工銀瑞信系基金則在倒數前5名中獨占2席。這樣的結果,并不出人意外。眾所周知,王宏遠主管的前海開源系基金,2015年初以來一直比較看空市場,前轄下基金去年9年底之前,幾乎一直空倉,躲過了兩次大跌;相反,那些一帶一路類主題基金,在去年上半年風頭正勁,倉位比較高,幾乎沒有可能從大跌中全身而退,所以,凈值增長墊底也就不足為奇。
混合型基金優秀者多配置債券
與股票型基金相比,混合型基金的業績表現相對較好,這與其持倉品種與倉位比較靈活有關。
首先,觀察1041只可比較的混合型基金的凈值變化,可以發現,其凈值增長前10名的混合型基金,一年來業績增長都在16%以上,最高者為鵬華弘盛C,凈值增長為47.20%,跑贏大盤指數高達91.32%。當然,這類基金凈值增長后10名的業績也比較差,凈值回撤都在57%以上,回撤最厲害的是金元順安新經濟主題,凈值增長為-63.47%。
其次,我們發現,混合型基金凈值增長前10名中,在資產配置上,只有華泰柏瑞消費成長一家長期重倉股票,其余9家幾乎全都重倉債券與現金,很少或幾乎沒有配置股票。在股市遭災而債市走牛的大背景下,這些基金能脫穎而出當然在情理之中。這也再一次說明,在資本市場博弈中,選擇哪類品種在資產配置中是何等重要。正是因為混合型基金在資產品種選擇與倉位配置上的高度靈活性,讓不少股票型基金今年主動修改契約,轉向混合型。

私募戰勝公募?
與公募基金相比,過去一年間,陽光私募的業績似乎更勝一籌。
朝陽財富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從可獲得的數據來整體觀察,陽光私募管理人依然體現出了自身的專業性,一年來收益優于同期市場水平,有部分優質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投資人博得正回報。據朝陽財富不完全統計顯示,自去年6月以來,收益最高的股票策略私募產品為證大穩健增長,凈值漲幅高達61.71%;凈值下跌最大私募基金則下跌了78.76%,極值相差140.47%。
就股票型基金而言,近一年陽光私募收益戰勝了公募,私募基金平均收益比公募基金高5%左右。朝陽永續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公募基金整體偏高的倉位面對系統性風險時受傷嚴重;相比私募基金,公募對于對沖工具的使用有更為嚴格的限制;且公募基金排名主要根據相對收益、收入主要來自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追求絕對收益,激勵更多來自后端提成,因此也更為在意絕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