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便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教學方式
愛玩、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教師能夠順應學生天性,適當引入游戲,則可創造出富有趣味、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競賽中快樂學習,學會創造。當然,在開展游戲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實際,選用適宜的游戲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
1、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1幫助培養小學生自我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游戲是實現精神成長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他們獨特的表達方式。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游戲的運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記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游戲認識與體驗世界,在游戲中成長、發展、交往。在游戲中他們全神貫注、主客不分,在這種境界下實現與外界的交流,與同窗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與鍛煉學生自我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1.2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有孤僻癥、心靈脆弱等心理疾病,10個小學生中有4個對老師非常畏懼、仇視、不信任,同學之間相互猜疑、鉤心斗角。探究引發這些心理現象的深層因素時,發現他們是因為一些有益身心的游戲的缺失,損害了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造成他們心理不健全。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他們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游戲教學,可以促使他們身心成長健康的發展。
1.3建立小學生主體人格的責任。伴隨著不斷深入的基礎教育改革,“人性化”在語文教學科目中逐漸受到重視。小學語文不但能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對培養他們的人文素質很有幫助。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方案需要根據學習者的心理特征,借鑒游戲的教育功能,設計富有趣味性、參與性、情境性的游戲教學法,保留游戲的“可玩性”特點結合學習策略,實現在執行與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施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法里三要素是指:老師、小學生、游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機械性模仿,忽視學生的自由精神,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育小學生學習語文不能死記硬背,還要承擔起建立小學生主體人格的責任。
2、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策略
2.1巧用游戲教學生字
①猜字謎。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語文教師可結合漢字本身結構特點,指導學生猜猜字謎,把握字形結構,巧妙記憶。比如:二小二小,頭上長草。猜猜這是什么字呢?(蒜)再如:一字十三點,難在如何點?(汁)猜猜這又是哪個字呢?當學生猜出謎語時,則會寫出正確的漢字,同時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學習的樂趣,從而充滿學習熱情。②開火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活動,把握字的音形。伴隨著“嗚喀嚓、喀嚓”的火車聲,語文教師展示某個生字,要求一組同學根據順序來拼讀這個漢字的音節,說說它的字形。倘若哪位同學讀錯了音,分析錯了字形,火車暫停,當“修理”好后,再繼續開下去。③背歌訣或順口溜。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碰到一些結構復雜的漢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順口溜或兒歌來理解字形與字義,背誦記憶。比如學習“歸”字時,可背誦如下順口溜:短豎長撇倒過的山,歸舟上面兩張帆。(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有關插圖,認真觀察圖畫,獲得這一兒歌,這樣,既讓學生牢固記憶了漢字,也訓練了學生觀察能力。)又如學習“郊”,可背誦下面的順口溜來識記:先寫六字頭,二寫撇點叉,第三右耳旁,一豎要寫長。(這樣,學生不但記下了字的結構,也學會了寫法。)再如學習“照”時,形象記憶: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這樣,當學生背出順口溜時,也記住了字的寫法。
2.2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程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和教師講課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中來,盡快進入語文課堂學習的氛圍中來。例如,當教師在進行新課文的教授時,利用談話實現課程導入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如果教師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課程導入就會獲得特別的效果。教師需要結合課文的內容,再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課堂游戲的教學組織和實施,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新課程內容的學習做好了知識和心理上的雙重準備。
2.3運用游戲教學,促進新知吸收。游戲教學有助于把教學過程與學生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結合在一起,教學任務和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活動表現出來,為他們吸收新知識,發揮特長和潛在表現力提供了條件。教師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密切配合的游戲能幫助學生學習各種單調的內容。游戲教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重點和難點。如教《貓》這一課時,在引導學生理解“屏息凝視”一詞時,我并沒有單純解釋詞義,而是讓學生們做出這種表情來。當講到貓高興時的表現,我則讓熟悉貓的同學學貓“豐富多腔”的叫聲。學生則饒有興致地“喵喵”叫起來,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一聲,惟妙惟肖。這樣,在課堂中巧妙地運用表演這一方式,將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與對文本的解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喚起了對貓的喜愛之情,又調節了課堂氣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強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政策引導。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更新教育理念,重視游戲化教學,徹底改變現行教育體制下教學評價的功能被局限于“知識”和“分數”的現狀。其次,要鼓勵組織開展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的相關培訓的做法,并在人力、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最后,要鼓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并對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方式在實踐中的落實。
總之,喜歡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是學生學習與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里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能力,要重視它的發展,積極探索新的游戲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