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術教學與觀察能力的內在聯系
要想提升美術教學品質,必須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豐富其生活閱歷,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剖析美術作品的本質。在筆者看來,初中美術的教學品質取決于學生感受美和表達美的水平。一方面,美術是生活情景的表現,學生必須在生活中深入觀察、細細品味,才能對美術作品所描繪的內容加深認識,進而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地進行分析與理解。另一方面,美術教學中除了對作品的觀察與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對生活事物的刻畫與思想情感的表達,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對生活內容具有透徹的觀察,才能夠更好地通過美術作品將其表現出來。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不斷增強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二、美術教學中觀察策略的培養策略
1.激發觀察興趣,提升觀察意識
一切教學內容的開展和教學方法的實施都要從學生的個性和認知特點出發。對初中美術教學而言,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以七年級第一單元《什么是美術》的教學引導為例,在教學伊始,筆者并沒有直接向學生解釋什么是美術、美術有哪些形式等問題,而是向他們展示了一系列風格迥異的圖片,讓他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判斷哪些屬于美術的范疇,并表達自己對美術的理解。通過這項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顯著地調動起來,他們能夠深入地觀察、對比筆者所展示的圖片,并結合自己生活中觀察的內容,對美術形成一個自己的定義。在課堂上,教師要不斷調動學生的觀察興趣,引導其主動投入學習探索。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積極鼓勵,肯定他們的觀察能力,進而培養并提升其觀察意識。在現代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積極深入地進行觀察和探索,才能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教學內容。
2.傳授觀察技巧,增強觀察體驗
初中美術教學標準中強調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教師也在不斷地調整教學設置,幫助學生樹立觀察意識,增強他們的觀察興趣。但是,大部分的教學改進僅僅局限在豐富學生觀察的“量”上,卻忽視了觀察的“質”的提升。筆者認為,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除了要提升他們的觀察意識以外,還要傳授他們高效的觀察技巧,以增強其觀察體驗。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觀察方法:整體觀察法、聯系觀察法和對比觀察法。
3.巧設教學任務,豐富觀察實踐
美術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指有目標、有計劃地促進學生對美術作品或周邊事物的感知,深入探索并正確理解被觀察事物的內在本質。美術教學內容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學生自行創作。針對這些內容,筆者經常給予學生充分的觀察時間,使其能更好地將內容表達出來。在七年級上冊《美麗的校園》教學中,筆者提前讓學生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校園進行深入而細致的觀察,然后描繪自己心中美麗的校園。有些學生描繪了早晨樹林里背書的場景,有些學生描繪了噴泉中魚兒游泳嬉戲的畫面,還有些學生描繪了教師課堂講解、學生認真聽課的情景。雖然學生美術作品的表達內容并不相同,但這些都經過了學生自身的仔細觀察,都是生活細節的體現。初中生的自制力和主動性都還不足,教師需要通過教學任務的設置,增強他們的觀察能力,豐富其觀察實踐。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開闊視野,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學模式,不能借用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要立足于美術課程的特點,結合教師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將美術課堂進行創新,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創新型課堂的氣氛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創新,用多種方法來思考問題,并能夠自己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但是在我國初中的實際情況中,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并不認為美術學科非常重要,僅僅是學生的副科,許多學生也不重視美術知識的學習。同時,由于許多考試中并不要求美術成績,這就造成了學生和教師忽視美術學習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美術學科的地位和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必須要先進行考試模式的改革。美術作品多來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中的場景或故事,但又加入了眾多的藝術元素,最終成為一幅美術作品。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更加留心身邊的事物,在生活中多接觸事物,多參與實踐活動,認真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為欣賞作品做素材的積累,并在日后的創作中運用到積累的素材。
四、在美術教學中增加品德教育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時期,全社會提倡道德素質建設和加強,提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作為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的重要學科,美術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影響,能夠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的內心更加飽滿和幸福。在美術學科的教學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將美術學科知識與精神品德建設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借助于優秀的美術作品,能夠激發學生對美的熱愛,增加學生欣賞美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擁有更多的優良品質。初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于我國豐富的文物古跡來開展教學。我國擁有大量的優秀藝術作品,包括中國畫、雕塑、壁畫、古代建筑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用現實的圖像和視頻來向學生展示相應的美術作品,并向學生介紹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在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將作品產生的時代中的優秀思想和精神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既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又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內心情感。
五、總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抓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主旋律,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策略,注重學生觀察意識的培養與觀察興趣的激發,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提升他們的審美認知能力,豐富其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