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全世界范圍內除中文外使用人數最多的一門語言,其對世界范圍內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我們在進行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將其簡單地當做一門語言來進行學習,應當深入地了解英語這門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生活、習慣等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英語有一個深入地了解。而在這其中,我們要著重進行了解的應當是英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包含著很多英語背后的文化底蘊,通過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學習,準確把握英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英語文學素養,還能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
關鍵詞:英語;文學;語言藝術;語言;生活習慣
前言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先教給學生們認識音標,然后沿著單詞、詞組、固定搭配、句子、段落、文章這樣的訓練順序來向我們進行英語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使學生們打好英語基礎,在英語考試過程中取得好的成績,但是當學生們試圖使用英語來進行交流、閱讀英語作品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無從下手,沒有辦法理解英語文學作品背后所蘊含的真正意義,在與人用英語作品進行交流時,有時候會對被人在語言中所引用的名句所困惑,對于一些延伸出的名句也會感到非常困擾,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學生們進行英語文化底蘊的教學,使學生們僅僅掌握了英語的工具性、應試性,對于英語的語言藝術還不夠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進行剖析,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英語,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
一、英語文學中所蘊含的生動性
關于英語文學中所蘊含的生動性,我們其實不難理解,所謂生動性就是作者在刻畫人物、描述情境、構思情節的過程中運用極其細膩的語言來使得讀者們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感覺到身臨其境,對于作者在文中所刻畫的人物能夠在大腦中迅速地還原出來,這就是英語文學的生動性,無論是教師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我們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時,都應當對于英語文學作品中的生動性進行準確地把握,對于文章中在刻畫人物、描述情境、構思情節時所使用的詞匯、句子,以及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等要盡可能的記錄下來,以便自己的以后的閱讀、寫作、甚至與人對話中來進行運用,以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其實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對于生動性表現的比較好的作品數不勝數,例如在法國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對于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是處理的十分細膩,比如說駝背的敲鐘人卡西莫多,雖然面貌有些丑陋,但是內心具有著十分高尚的品格,不僅具有救出艾絲美拉達的勇敢,還有用計謀保住艾絲美拉達生命的智慧,這些都與卡西莫多面貌的丑陋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卡西莫多這一形象變得十分的鮮明。
二、英語文學中所蘊含的情感性
文學作品中所蘊含地情感性一直是人們在學習文學作品時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這一點無論是在中文文學作品還是在英語文學作品的學習中都不例外,可以說每一篇文章在被作者創作出來之時都蘊含著自身的情感,拿中文作品來講,魯迅先生的每一篇雜文作品都蘊含著其對當時中國黑暗社會的抨擊,以及自己對于社會現象的吶喊,以期通過自己的文學作品來喚醒人們的愛國情感,這一點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同樣表現的淋漓盡致,例如在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這一文學作品中,作者海明威通過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于戰爭的厭煩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人們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得眾多的平民喪失了生命,無數人民因為戰爭被迫離開自己生活了數輩的家園,流離失所,從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多親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刻反思,表達了自己對于戰爭的厭煩以及對于和平世界的向往。由此可見,優秀的文學作品中一定是飽含著作者的內心情感的,我們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時對于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夠使我們更好地了解整部作品的意境。
三、英語文學中所蘊含的幽默性
幽默性一直是英語作品中包含的最多的一種藝術手法,這也與英語背后的文化背景有關,無論是在以紳士風度著稱的英國,還是在以自由和民主自我標榜的美國,都習慣在生活中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化解面前的尷尬,這一點在英語文學作品中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英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咖啡館的世界公民》這不小說中,歐·亨利在描述情節環境、刻畫人物方面盡可能多的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使得整部作品充滿了幽默性,并通過這種幽默性使得這篇文章在表現社會問題上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進行把握,因此我們在研究英語文學作品的時候,一定要對其中所蘊含地幽默性進行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還原英語文學作品所處的語言環境。
四、英語文學中所蘊含的含蓄性
英語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含蓄性指的是作者通過含蓄的語言文字,采用象征、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使所要諷刺、贊揚的對象更好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個在英語文學作品中運用的也比較廣泛,其中比較為人所熟知的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所著的《老人與海》中,海明威在細致的描述老人桑提亞哥在與鯊魚群爭奪大馬林魚的時候,通過鯊魚群的“兇惡”的描寫,反襯出老人桑提亞哥的硬漢形象,而小說中的小孩馬諾林也在小說的情節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老人大戰鯊魚群表現的是老人的個人英雄主義,那么小孩馬諾林則成功的將這種個人英雄主義過渡成了團結互助的精神,使老人桑提亞哥的整體形象變得更加圓滿。
結語
英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在文學作品的賞析、研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在賞析和研究中抓住語言藝術這條主線,根據其背景、文化、習慣等進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英語文學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參考文獻:
[1]沈海英. 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 時代文學(上半月),2014,04:213-215.
[2]劉巖,張一凡. 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 才智,2016,08:124.
[3]管英杰. 探究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J].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4:61-63.
[4]陳思琦. 淺談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探討[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