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語文學習是掌握語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而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又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新課改的實施,對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觀念,因勢利導,采用多樣化式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培養;提高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強調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心靈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師要教學過程中,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積極性,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1、教師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育人者應先自育。教師素質的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小學生閱讀的水平,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教師自身文化修養。教師文化修養不僅表現在知識的豐富上,同時包括思想觀念的轉變、授課技能和熱情的提高上。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努力。
1.1轉變傳統觀念,形成全新思維
傳統觀念認為,小學生閱讀水平只要達到識字詞、流暢讀完全文的要求即可。新課改的實施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標準,要求對語文閱讀的教學不但要掌握字詞,并且還能夠對語言進行運用,同時還要求在閱讀中興趣得到培養、性情得到陶冶、思維得到創新。這種新的標準不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應當打破傳統觀念,明確認識新課改的要求標準,形成全新的思維。要轉變觀念,樹立全新教學思維,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踐的探索中不斷的完善教學理念,改變陳規陋習,時刻以新標準提醒自己。
1.2豐富專業知識,注重授課技巧
教師應當抓好基本功,不斷進行充電。語文閱讀教學是最能體現教師專業知識的環節,一方面,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基礎。比如,對文章背景知識、作者的相關故事、文章所含寓意等,如果能夠熟練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欽佩感,這有利于學生與老師產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另一方面,要特別注重授課的方式和方法。好的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育已經被淘汰,老師應當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視教課技巧,不斷的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
2、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提高小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習從被動型變成主動型,是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小學生必須培養閱讀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有語文閱讀的動力,而有了動力才能真正的提高閱讀的能力。興趣的培養常常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表現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因人而異的提問設置等等。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手段和方式。
2.1做好閱讀準備工作,調動興趣
萬事開頭難。對于閱讀教學工作亦是如此,小學生興趣愛好的可塑性強,所以,閱讀前的導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閱讀開始前,如果教師能夠增加些對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的趣味性講解,那么就能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充滿期待,在懷著興趣的情況下,閱讀的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相反,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自然閱讀水平不會有所提升。閱讀前的準備工作,體現為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對文章的背景等知識的滲透,比如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入手,聯系課文的內容,引發對課文學習和積極性。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好奇心使學生對課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成功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2.2注重采用現代化設備,增加閱讀趣味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的教學環節的應用也愈加普遍。多媒體的教學設備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使教育工作更加省時省力并具有效性。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一成果,通過投影、視頻播放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新教材在設置上增加了許多圖片,這實際上也是啟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方式。因此,在教學中,多利用現代化設備,制作些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和視聽資料,圖文并茂,聲色具備,能夠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加深對課文的記憶。
3、積極引導學生培養閱讀的自主性
閱讀自主性的培養是提高閱讀水平的關鍵。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擁有自主意識,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開動學生腦筋,從而培養學生自辯、自治、自學的能力,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具體來說,引導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包括培養自主意識和傳授自主閱讀方法。
3.1建立學生獨立閱讀的自信心,增強自主意識
小學生的智力發展特點決定了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尤其體現在閱讀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經意不恰當的批評,常常會挫傷學生的幼小的自尊心,從而產生對閱讀學習的反感和懼怕情緒,這種反面的情緒會在左右學生今后對課文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老師在課堂中,應當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多鼓勵,少批評。
3.2注重教授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強調了方法遠比學到的知識本身重要,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不斷的獲取知識,在小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同樣如此。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才能夠使其擺脫過分依賴心理,從而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形成創新思維。培養自主學習的方法有許多種,比如,老師可以調動學生全方位學習的積極性,要求在閱讀中手、眼、口并用,在獨立閱讀中帶著問題讀課文,將有疑問的用筆劃下來。
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是學好語文的體現。在教學中,老師應當注重課堂與課外的結合,尤其是課堂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同時,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知識的涉獵。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時間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同時完善閱讀水平評價標準。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作為老師,需要積極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開創新思維并享受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