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呆板,課堂氣氛低沉,難以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本文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分析總結了幾點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英語課堂切實活躍起來的教學方法,以供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活躍;方法策略
引言
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是興趣,只有具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夠學好英語。尤其是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至關重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起來相對較為抽象和枯燥,而且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學生難免會產生陌生感和畏懼感,進而不愛學。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形成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愛上英語,進而主動的去學習英語。要做到這一點,關鍵要讓英語課堂活躍起來,下面就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活躍起來提出幾點建議。
一、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激發的,只有喜歡學、愿意學、要求學時,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首先是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藝術。所謂藝術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抓得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各種各樣的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邏輯思維。一般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或者是創設情景等具體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喚起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二、巧用利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利技術手段,是教學上不可缺少的好幫手。在實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其加以充分利用,提升教學質量。
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差,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而非主動地學,老師一味地教,通過書和黑板兩種主要媒介向學生灌輸,課堂呆板,死氣沉沉,很難真正養成學習的興趣。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小學都拋開了這種傳統的、存在諸多弊端的教學方法,轉而采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的能力的訓練,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實際語境中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
多媒體教學新穎生動,而且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使抽象的的語言生動具體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
總之,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全方面的綜合素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切實將多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達到二者的互相補充,從而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通過投影儀等用美術的方式再現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主要是通過形象認識世界的,圖畫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等的效果,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演示演示,加上自己的語言誘導,向學生展一個具體的情境。比如,在教授單詞tiger、boy、girl等詞時,可以展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們通過圖詞相對的方式進行學習,不僅形象有趣而且記憶深刻。
三、轉變觀念,豐富教學方法手段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較為單一、呆板,已經不適應當下的英語教學要求。身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快節奏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而非呆板、死氣沉沉的。
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點,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杜絕呆板和慢節奏的教學手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姥姥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保持在一種既緊張又活潑好奇的狀態之中,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不會讓他們感到厭倦,而且還會加深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眾多教學實踐證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能夠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促使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興致、活躍了思維、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在活動的過程中,還會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可謂是全方位的鍛煉,一舉多得。
筆者認為,游戲教學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精心設計和組織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習充滿新鮮感,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總結出:
動作猜謎、表演、競賽、單詞接龍、傳話等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動作猜謎,即通過分組的形勢進行比賽,一組的學生做表意動作,模仿某一個動物或動作等,另一組學生必須用英語準確說出答案。比在教“dog”一詞時,由一個學生模仿它的叫聲或具體動作等或模仿撫摩貓的動作,另一組同學則要大聲說出“dog”這一單詞。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課堂活躍了起來,而且通過表演的形式加深了學生的記憶,特別是親身參加的同學。
四、充分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感是促使人熱衷一件事的重要感情因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不例外。成功感能夠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促使學生萌發興趣,增強自信心,促使學生發現并挖掘自身的內在潛力,從而極大地提升認知效果。身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每一份努力、每一點進步給與積極的肯定與鼓勵。對于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哪怕是回答正確一道簡單的問題,即使是一丁點閃光之處,也要及時捕捉,給予表揚和鼓勵,在教學中,要多用些 good、very good、well done等詞,讓學生感到學習得到了肯定,自己有了進步,進而克服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和畏難情緒,從而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
另外,對于學習較差的和學習上容易出現錯誤的學生,不能再課堂上隨便批評,而是應歌與鼓勵,對他們多說一些“Try again”、“Take it easy”等勉勵的句子,不能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
其實,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在于經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尤其是小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很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教師們正好要抓住這一點,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五、用競賽激勵學生,用音樂渲染情境
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手段。竟賽能促使學生產生求勝心理,讓學生情緒飽滿,增強注意力,增強思維的活躍性。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自制能力較差的年齡,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比一比誰做得好,誰學得快,誰記得牢,并通過發小獎品的方式進行激烈,能夠有效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愛唱歌是孩子們的天賦,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歌曲與教材配合,讓學生們在學唱歌的同時學到語言知識。在每一堂英語課開始時都可以先唱一首英語歌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