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今天,我決定在家里找找“數學”到底藏在哪兒。姑姑是家庭主婦,每天洗衣燒飯,一忙就是大半天。今天我也跟著姑姑忙了起來。
早上6點半,我跟著姑姑到市場買菜花了好長時間,買了4樣菜,竟然要30元!天呀,我邊走邊算著,一天大約要買30元菜,一個月是900元,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大約就要1500元左右。按這樣算,一年就要17000元左右,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回到家,姑姑就拿起大盆,裝滿水,把擇好的菜,放到里面洗干凈。剩下的水就等著一會吃完飯,洗碗用。我趁姑姑洗菜的時間算了算:
2.3×2.3×3.14×1.2=19.93272(升)這樣一來就節約了許多水。
吃過飯,姑姑洗完碗。又放好水準備洗衣服。天氣轉涼,雖然不需要天天洗,但是,每次要洗衣服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了。拿衣服時,我數了數,加起來就有11件。一個星期大約要洗3次,光水就要不少了,好在我們家用水挺節約,平時可再利用的水,都會讓它物盡其用。這樣下來,不僅節約了水,也省下了一些三三兩兩的開支。
晚飯過后,我趁散步時間,到附近也找起了“數學”的身影。在路口的快餐店,地上到處都是一次性筷子。據我了解,中國每年生產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萬立方米,如果把這些木料鋸成普通木地板的厚度,可以鋪滿3700個標準的足球場……
跟“數學”玩了一天,我也在許多地方找到了“數學”的影子,平時我們沒去注意一些細節,但今天我知道了,應該善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事物。這樣,我們就不僅可以在書本上學到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學到很多很多。平時經常抱怨數學難學,可是現在想想,我們只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多動腦筋,多動手腳。經常練練,自然就會做到“熟能生巧”。而不是天天只會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