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學好語音是學好任何一門語言的首要任務,也是必經之路。音標就是用來精確表示語言的符號。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學好音標,是讓學生具備初步的自學能力,從而學生對于學單詞、拼讀單詞和記單詞也就容易了。語音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沒有專門的語音學習課,也沒有語音單元,這一點與字母教學、詞匯教學和課文教學有所不同。然而語音學習是小學英語學科重要和首要的任務之一,它直接關系和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也直接關系到字母、詞匯和句型、課文的學習;語音也是聽力的基礎,只有打好了語音這個基礎,才能奠定未來英語學習的基礎。這是由英語語音教學的特點所決定的。因此,我認為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音標、語音教學、學生
一、現存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初學外語的第一大障礙就是發音問題。我們的小學生由于沒有進行語音入門,對音標學習的態度和方法,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給英語學習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
1.用漢字或漢語拼音粗略辨析讀音
英語單詞的讀音與拼寫是有一定規律可尋的,而小學生因為不知道音標,所以經常會用漢字或漢語拼音來標注單詞的讀音。如two 標成“兔”,I標成“愛”,Good morning標成“gu de mo ning” 等。從而學生在拼讀過程中就容易出現走音,以致在朗讀句型與對話時,語音語調生硬、不準確,而且不能牢固地得到記憶。
2.造成識記單詞的障礙
不懂發音規則,記憶單詞時就慢,效率不高,不久之后便會遺忘。平時,聽寫單詞時,學生常機械記憶回憶單詞,很少的同學是聯系單詞的發音,利用讀音規則來完成的,特別是長的單詞記憶,光是死記硬背是很難完全記牢,如果學生按照讀音規則便輕而易舉。
3.妨礙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地保持,阻礙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對新鮮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對將要學到的新內容很有興趣了解,但是由于學生英語音標未能掌握,學習方法未正確,加上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挫折與困難,慢慢的對英語的興趣在不斷減退,但反之,學生就會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那樣興奮異常,運用剛掌握的本領去嘗試讀出不認識的單詞,對于學過的單詞又能牢固、準確地掌握,體會到成功后的歡樂,學習的興趣自然能永遠保持。
二、利用漢語拼音,進行音標教學,完成正確遷移
音標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聽準、辨清、觀察、模仿、練習、會運用48個因素和學會拼讀音標,記住讀音規則。但如何教好音標,使學生真正獲得自學能力呢?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如何教,使音標教學寓于趣味,生動活潑。
雖然剛談到利用漢語拼音、漢字注釋讀音副作用比較大,但是,如果我們辯證地看待這個現象,就會發現學生的這種做法是符合學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當。作為新事物的英語學科,在剛接觸的初期,學生學習需要一根拐杖來幫助他們,因此,漢字或漢語拼音注釋就幫了他們的忙,鑒于這種想法,我在音標教學中大膽使用漢語拼音比較法進行記憶。比如在學習[t],[d]兩個輔音因素時,我告訴學生[t],[d]與漢語拼音t,d很相似,但是發音不相同,于是我將相似的因素和漢語拼音各讀一遍,讓學生細細分辨兩者的不同。我對學生說,實際上,漢語拼音的t,d里面包含了英語音素[t],[d]的發音,只要把漢語拼音后面的[ε]音去掉就可以了(即漢語拼音t=[tε],d=[dε]),我就這樣一比較,并把發音時的口型大致地分析一下,學生就明白了,不會再輕易發錯音。
三、游戲策略
德國教育學家福祿培爾認為:“游戲是兒童活動的特點,通過游戲,兒童的內心活動和內心生活變為獨立、自主的外部表現,從而獲得愉快、自由和滿足,并保持內在與外在的平衡。兒童游戲往往伴隨著語言的表達,這有利于兒童語言的發展。”國內外的實踐也表明,科學地采用游戲教學將大有裨益,而單純的學習是枯燥而無味的,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小學英語課程特點,我認為有必要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科學地運用游戲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采用以下幾種游戲進行語音教學。
1.What’s missing?將音標卡片拿出4—5張不等,給學生10秒記憶,然后抽出一張,問學生:“What’s missing?”答對的學生給予鼓勵。
2.開火車。拿出音標卡片讓學生按小組開火車方式認讀,看看哪一個小組讀得最快、最準,第一個到達終點,其余小組給獲勝小組以掌聲鼓勵。
3.看嘴形,猜音標。教師或請學生“讀”出所給音標(不發出聲音),讓學生根據口形猜出音標,看誰猜得又快又準,此游戲也可分四人小組用競賽形式進行。
四、活化形式,激發興趣
樹立信心對小學生而言,單純的語音教學,簡單、機械的拼讀、正音、記憶,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會“磨滅”學生的興趣。教師不僅要能對學生的發音錯誤把準“脈”,而且要在教學方法上多做文章,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律,適時地在教學中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促進語音教學過程的優化,讓學生在愉快中收獲成功的自信。學生對英語語音有一個從開始學習,到接納,再到融合的認識過程。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努力縮短和優化這一學習過程,要讓英語語音教學的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可以感受,可以觸摸,要有助于經驗的積累和發音技巧的掌握與形成。
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是認識48個音標,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音標的拼讀來學習英語的能力。英語自學的前提是必須學會使用學習工具——英語詞典,教會學生查詞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一個具體要求,要從緊張的教學中抽出一點時間隨時練習查詞典,每次查一兩個詞,養成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學會了查詞典,如虎添翼,學起來就更加“自由”了,可以從字典中發現一個新單詞的多種意思,這樣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拓寬了知識面,有時會話中的三會單詞,就讓學生當堂通過查詞典自己讀出,并告訴他們:“這是你們自己學會的。”學會查詞典后,教師還可提出課前預習的要求,做練習或造句時,鼓勵學生使用書本上沒有的詞匯,這樣可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外語打下了較好的預習自學的基礎。
小學階段是對語言最敏感的時期,抓住此時解決語音問題整合適宜,否則小學階段失去良機,沒有學好語音,會給中學教師帶來很多糾音的困難,而且糾正語音畢從頭學習語音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