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幼兒語言教育則更是基礎之基礎, 所以, 這就需要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發展幼兒的語言,既要培養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又要使他們能讀、樂聽、會學。
關鍵詞:基礎教育;語言能力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幼兒語言教育則更是基礎之基礎,幼兒在今后的學習中時刻離不開語言。所以,這就需要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那么該怎樣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呢?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不僅有助于幼兒今后各科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幼兒一輩子,所以要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發展幼兒的語言,既要培養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又要使幼兒能讀、樂聽、會學。那么,我們怎樣才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能讀、樂聽、會學呢?我們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一、通過游戲開展美文欣賞活動
幼兒的最明顯特點是:年齡小,專注能力持續時間短,活潑好動。根據這一特點,寓教于樂,寓教于玩是最可行的方法。美文欣賞通過游戲的方式滲透給幼兒,美文編成富有韻律的兒歌來讀給孩子們聽, 通過“聽”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傾聽能力和注意力。
我們選擇適合幼兒需求的美文,每天利用飯前、午睡前等時間為幼兒閱讀,讓幼兒傾聽欣賞;還可以讓幼兒跟讀,模仿回聲的效果。這樣用游戲的方式滲透教學內容,幼兒會利用無意識記憶來記憶文中的一些好詞好句,并能及時復述,也可以跟小伙伴交流,在交流時嘗試使用的這些好詞好句,經過彼此之間的補充,起到復習的作用。就這樣孩子們之間相互提出一些問題,并相互補充自己所記憶的內容,鼓勵幼兒把聽來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和其他小朋友聽。
二、語言表達要求完整性
語言的完整性是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必須要求,發展幼兒的語言就要鍛煉其說完整的話,引導幼兒無論在家還是在活動室都要說完整的話,如在“認識高矮、左右、上下”等活動中,教材要求明確指出,請幼兒說一說班里的小朋友、物品、家里的爸爸媽媽等事物的情況,盡量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內容。這樣既能積極調動幼兒的思維能力,又能慢慢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
每天晨讀時找1-2名幼兒每人講一個小故事,要求聽故事的小朋友聽后能夠復述給爸爸媽媽聽。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搞“一句話接龍游戲”,要求幼兒每人每次說上一句話,但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內容,比一比誰說得又快又好。這樣也能慢慢的鍛煉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還可以開展“口頭作文接力賽 ”活動,用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口述一天中“最有趣的事”“印象最深的事”“最好玩的事” 。這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教師平時幫助孩子們記下來,在一定的時間里,教師朗讀幫孩子們記錄的前些天的內容,請孩子們回憶那天的事情,并補充教師沒有讀到的事情。周末和節假日請家長記錄孩子的言行,并念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復述給小伙伴和老師聽。這樣的日常練習就是口頭作文。優秀的口頭作文在全班幼兒面前進行朗讀并予以表揚,獎勵小星星,小紅花。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又能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能很好得發展幼兒的語言。
四、進行“閱讀評價”,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利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對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進行評價,請幼兒說說這樣或那樣的做法是對?還是不對?如果你是他,你將會會怎么做?然后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可以當場講給同伴聽,也可以講給老師或家長聽,并幫助幼兒記錄下來。在活動中,教師充當服務者的角色,從縱橫兩個方面評價孩子們的閱讀,請孩子們評價最感興趣的故事,或者各自說出自己節假日的經歷,針對實際情況總結孩子們的故事。擇優展覽,也可以打印好的故事布置班級墻面,鼓勵孩子們敢說,樂說,樂學。這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對語言的興趣,從而培養幼兒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五、進行閱讀評價也是為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反映幼兒生活的 ,有精美圖畫并且能調動幼兒閱讀興趣的圖書,推薦給幼兒閱讀,使幼兒把書當作自己的朋友,逐漸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通過“找找認識的字”“找找我想認識的字”等方法,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這樣做既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又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幼兒就有話說了。
經過訓練幼兒逐漸就有話想說,敢說,喜歡說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會慢慢地提高,他們很快就能讀、樂聽、會學了。
當然,發展幼兒語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科、某個老師的責任。俗語說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任務,需要家園共育,通力整合解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