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網絡已變為新輿論關于意識形態較量的主戰場。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宣傳有關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思想,是其本職工作。那么在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師如何有效的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成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思政;新媒體;傳播;正能量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育內容、傳播方式的多元化
1.新媒體促進了思政課程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豐富了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
如何借助新媒體,讓90后大學生生活體驗與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零接觸”?借助新媒體,搭建鮮活生活和思政理論教學的橋梁。無疑是最有效也最明智的選擇?,F在,不可忽略的現象之一是,大部分的在校學生在課余時間,甚至上課時間更多的是通過微博、微信來獲取時政新聞、觀點言論等。他們更關心的是八卦新聞、真人秀以及韓劇、美劇和各種網絡神劇。在了解了學生這一現狀后,我們可以通過對網絡搜索系統中的各類熱點事件、關鍵詞匯以及焦點現象進行有效的挖掘、分析、分類以及整合。且在講授重要的思政課理論知識的時候可以對最有價值、最核心的內容按照時尚且接地氣的方式進行整合,永大學生更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同時,對思政理論內容在微信公眾號、微博上進行傳播。這些新媒體傳播技術的掌握,促使思政課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新媒體促進了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拓寬了思政課的教學平臺
在新媒體時代,自上而下、傳統單一的分享信息格局和輿論制造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多是多向、多元的輿論制造和信息分享格局。同時,新媒體打破了教育者對知識的壟斷,是其從封閉走向了開放,現在人人能夠很便捷的獲取知識、使用知識,人人能夠共同分享知識?;ヂ摼W的連接性、開放性等特征推動著全球性知識庫的形成,人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取他們想要獲取和了解的資源。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育的策略
1.樹立新媒體的思維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組織專門的老師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博、QQ群、論壇、錄制網絡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網上在線教育,把老師經過編輯的重要內容和核心觀點通過網絡在線等方式傳播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外的時間能夠進一步學習、掌握自己感興趣或者錯過的知識點。需引起注意的是,在線教育系統的構建需遵循零散學習與系統學習相結合,互動學習與視頻教學相結合等原則。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較為快捷、方便的與老師、專家進行互動、交流。使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不在流于表面。能夠讓學生在復雜的網絡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效的傳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老師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的進行反饋。這樣一個過程,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到參與感和在場感。
2.關注意識形態的熱點,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現在高校的思政課采用的都是國家統一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以及專家編寫的教材。雖然這套教材很充分地反映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其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的思政課教師都是簡單的照著課本宣讀,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脫離。其實,很多學生對最近、最新發生的國家大事、熱點新聞都很關心,但是由于他們的理論知識和生活經驗還不能很充分的讓他們去解釋他們所看到的一些社會現象。在他們產生思想困惑、是非不分的時候,急切需要得到老師的指導。所以教師需積極利用新媒體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了解最新、最近的的新聞熱點,才能很好地正確引導學生。
3.思政課教師需積極參與到新媒體的傳播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如果不能有效的將自己的影響力輻射到網絡,這樣不僅僅不能搞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還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的老師要學會應用新媒體積極有效的傳播自己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正確的引導網上的輿論,向大學生輸送健康的、向上的、積極的主流價值觀和人生觀。因為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到網上負面新聞、思想以及情緒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多利用新媒體進行正能量的傳播,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用大學生能夠接受且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媒體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個人都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法以及意見。很多觀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煽動性,由于大學生的理論水平以及生活閱歷還不能很好的辨別真假,是非,很容易就收到不好思想的引導,被人利用。因此,在新媒體平臺上,思想政治課教師就需要放下身段,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新媒體傳播中,迅速的回應學生所關心的焦點新聞、熱點問題,利用自己扎實的理論知識及時有效的引導學生,學會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服務,充分的尊重其個性。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充分的利用現在的新媒體技術,才能更高效的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