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單簧管演奏;吐音技巧;重要性;方法探討
單簧管以其在低音區低沉、渾厚而飽滿,在中音區富于情感渲染、表達力極強,在高音區明亮、靈動的獨具特色的音色,使得爵士音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都對其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在演奏樂隊中擁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單簧管在演奏中發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整體演奏的效果,向觀眾表達出音樂作品飽滿的情感和主體思想,要求著演奏者掌握一定的吐音技巧。因吐音技巧決定著演奏中音色多層次、多節奏、多情感色彩的變化,是單簧管演奏中一種重要的技巧,具有較高的難度,所以吐音技巧成為了評定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也讓越來越多的學者熱衷于吐音技巧的研究[1]。
一、單簧管演奏中吐音技巧的重要性
1.吐音技巧決定著單簧管的音色
聲音賦予樂器生命的靈氣,而要讓樂器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必須掌握一定的發音技巧。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通過不間斷的變化舌尖接觸單簧管哨片的時間,使得注入單簧管的氣流不斷變化,或暫停,或加強,或減弱,最終影響著單簧管哨片的振動頻率,而改變演奏中的音色。因此,吐音技巧決定著單簧管的音色,決定著演奏中音色多層次、多節奏、多情感色彩的變化。大多數人認為樂器的好壞決定著演奏中音色的好壞,其實不然,同一樂器不會因其做工、材料等原因而使演奏發出的音色產生千差萬別的差距,而更多的是與演奏者的吐音技巧、吹奏方法存在較大的聯系。在用單簧管演奏的過程中,要求發出的音色飽滿而圓潤,而且高、中、低三個音區必須達到一定的圓滑程度,泛音區的音必須相當準確,才能使泛音的2、3、4、5幾個音色順利過度到高音區的音色,讓聽眾在音樂作品層次變化的享受中不覺得變化過于明顯,對比差別過大而覺得突兀,最終達到音色統一的目的[2]。另一方面,掌握良好的吐音技巧可以讓演奏者在鼻音區的演奏中避免出現副震而影響音色純度的情況,可以保證單簧管的演奏音色純凈、清澈優美。
2.吐音技巧是單簧管演奏中劃分樂句的關鍵
在用單簧管進行演奏的過程中,作品的第一個音或者起音皆是通過吐音技巧來完成的。每一個音樂作品都由大量的樂句組成,譜曲或者在演奏過程中都必須將樂句進行劃分,而對樂句劃分又主要通過演奏者的舌尖,由此可見,吐音技巧是單簧管演奏中劃分樂句的關鍵,正確而又適當的樂句劃分才能表現出多樣性的音色,才能創新或呈現多變的演奏風格,給觀眾更多美的享受。
二、單簧管演奏中吐音的應用方法
1.一般吐音的應用方法
在單簧管演奏的過程中,對于一般吐音的吹奏,演奏者應當側重于保持音與音之間吹奏的力度相對統一,這便要求演奏者做到吹奏用氣力度在同一水平線上,相對均衡,且吹奏時呼吸要與舌頭相配合。為了讓演奏中的音色呈現出圓滑且飽滿的聽覺效果,演奏者在吹奏音樂作品時,吐音應讓舌尖與哨片相分離,且應當保持適當的距離,若距離過遠,容易使演奏者剛提上來的氣息在吹奏前散掉,使得吹奏用氣力度有所減弱,音與音之間產生不協調的銜接,產生薄弱、刺耳的音色,且產生的音色缺少統一度和集中度,若距離過近,容易使演奏者沒有足夠的時間提氣,吹奏出的音色過于沉悶、急促,不能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另外,用單簧管吹奏的過程中,還應適當用腹部不斷向上提氣,以達到使演奏者在整場演奏中氣息充足,進而保持音色和音準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發揮演奏者的正常演奏水平[3]。例如:在用單簧管吹奏音樂之父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時,由于該樂章表達的是初到鄉村時主人翁愉快的感受,F大調,2/4拍子,屬于相對較慢的快板,演奏者應當注重調整舌尖與單簧管哨片接觸的面積,避免音色過于低沉,或者產生重音的效果,也應讓舌尖與哨片接觸的力度相對較小,使得演奏者可以準確拿捏吐音產生的氣息,以保證吹奏出的音色輕快、音量相對居中,具有較強的流動性。
2.軟吐音的應用方法
在演奏過程中使用軟吐音的吐音技巧,可以讓音樂作品具備更強的柔美特性。軟吐音吐音技巧廣泛應用于節奏偏慢的音樂作品,以及音樂作品彈奏前第一樂句的第一起始音中,而起始音作為音樂作品的先行曲調,對音樂作品有著陷入為主的關鍵作用,影響著樂句的表現性,因此,演奏者應當加強對軟吐音技巧的練習。例如:演奏者可以通過克列門蒂創作的《C大調小奏鳴曲》進行練習該吐音技巧。《C大調小奏鳴曲》的第一樂章主要表達活躍、富有朝氣的情感色彩,該樂章中的連音和跳音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演奏者在進行演奏時,與一般吐音對比,演奏者的舌尖與哨片接觸的面積應當適當加大,而且在第一樂句的起始音吹奏后,舌尖離開哨片的速度盡量減慢,而且在吹奏該樂章使,演奏者的吹奏用氣以緩慢、平穩為宜,氣息不能急促,演奏時的口型呈字母“O”狀。右手第9小節和第11小節的八度上行大跳旋律及重復保持要注意一五指彈奏中的重量轉移及四五指的輪指彈法。另外,演奏者在練習吹奏第20-21小節的音域使,應當始終保持右手手腕拿捏單簧管的力度一致,可以通過手指彈奏位移突出左手面弦的走向,手指彈奏的力度不能過大。彈奏右手面第30小節的下管孔應當保持雙音跳奏的整齊,才能顯現出彈性并奏且逐漸增強的圓潤、飽滿音色。在練習彈奏第1-4、24-27小節時,注意軟吐音技巧變化,側重舌尖與哨片吹奏用氣力度發生強弱變化,以起到突出主題的重復與發展變化的作用。同時,演奏者還應注意彈第1-5小節時,左手和聲功能低音不可彈得太短,手指尖要有在鍵盤上”站一站“和”穩一穩“的感覺,才能使音樂作品的聲音圓潤踏實,讓作品呈現出更強的感染力。
3.雙吐音的應用方法
雙吐音技巧的運用既以單吐音為基礎,又是單吐音的延伸和發展。單簧管演奏者若想通過雙吐音技巧讓音樂作品更具特色,展現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必須先熟練單吐音技巧的使用,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演奏者可以通過“tu-ku”類似的音節訓練雙吐音在單簧管演奏中的應用,在練習中,可以以日字型的口型進行吹奏,日字型的口型可以讓演奏者口腔內只含較小部分的笛頭,使得舌尖與哨片接觸的空間相對較大,有利于演奏者進行雙吐音的發音。同時,應當注意的是,單簧管的哨片不應過硬,否則不但不利于演奏者拿捏用氣力度,容易造成音色過于低沉或者尖、薄,而且也不利于演奏者靈活控制舌尖與哨片的接觸。另外,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的舌尖與哨片相分離后,應當關閉咽部,讓氣流將咽部沖開,氣流通過后,關閉咽部,將氣流切斷。而且,舌尖與哨片接觸的節奏和氣息的穩定相協調是雙吐音技巧運用的關鍵。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也應當隨時調整用氣、吐氣,用氣以加快頻率為宜,以免因氣息的流動性缺失,或者因兩個音節的用氣力度不相統一而造成雙吐音音色不相協調,降低單簧管的表現力,影響了音樂作品的整體演奏效果。
4.重音的應用方法
重音的應用在單簧管演奏音樂作品的低音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斷音密切相關,其以熟練斷音技巧為基礎,也是斷音應用的延伸和發展。應用重音技巧要求演唱者能靈活運用氣息與舌尖,并且不斷加快哨片的振動頻率,這樣才能產生演奏出標準的重音。例如:演奏者可以通過莫扎特的《協奏曲》的第二樂章進行練習,該樂章的曲調以柔板,慢板或行板為主,用B徵調展現嚴峻的節奏和陰沉的音調,表達的是纏綿悱惻的情感,在練習過程中,為了讓重音更為渾厚,演奏者應先屏住氣息,將舌尖置于嘴唇中間,利用腹部將氣息推置于舌根后,以達到讓氣息瞬間迸發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吐音技巧決定著單簧管的音色,決定著演奏中音色多層次、多節奏、多情感色彩的變化,是單簧管演奏中一種重要的技巧,是單簧管演奏中劃分樂句的關鍵,也是評定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難度性極高,對音樂作品的整體表現力起著重要作用。演奏者在練習吐音技巧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根據一般吐音、雙吐音、軟吐音、重音等不同吐音種類進行練習,在練習中注重不同吐音種類的應用技巧,方能快速提升自身的單簧管演奏水平,更為準確地向觀眾傳達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思想等內涵,讓聽眾獲得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