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生色彩的幾個基本要素
關鍵詞:寫生色彩學;色相;色度;純度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講,“繪畫中素描是包羅萬象的,但只有色彩除外”。可見色彩在繪畫語言中所具有的獨特價值。色彩在繪畫中是從屬于形的,但她是繪畫中最具有魅力的因素,最引人注目的形式語言。色彩有它的客觀規律,但更具有作者認識上的主動性和表現上的多變性。所以在色彩學習中強調個人的感受和領悟,比如色彩感覺好的學生也不是盲目畫的,這其中也是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
繪畫史上有兩種起過作用的色彩觀念:
一、裝飾色彩學
它是研究固有色的對比協調組合的,以固有色為主要觀察和認識對象的根據,避開光源色和環境色的影響,憑記憶和直覺表現色彩變化。比如西方早期古典油畫、中國傳統繪畫以及壁畫等多運用這種色彩觀念。
二、寫生色彩學
它是研究條件色變化規律的,西方油畫長期以來主要是發展了對條件色認識和表現方法,它是以四個固定為前提的,這就是固定光源、固定環境、固定對象、固定畫者,重視光源、環境對色彩的影響作用。到了19世紀,隨著人們對光學、科學認識的提高,寫生色彩發展到了比較完善的階段。
我認為寫生色彩的方法,是初學者掌握色彩表現基本功的最好渠道,因為它不但具有較強的、廣泛的、豐富的表現力,更具有科學性,便于分析和掌握,接下來就談一下我們在色彩寫生中應把握的三條線。
色彩的色度,即色彩的黑白灰,主要是每塊色彩在明度上的關系,如果把色彩寫生畫拍成黑白照片,那么就容易分析出畫面的黑白灰關系,這是屬于素描問題。
色性,即色彩的冷暖。它們是對比出來的,一般在同一組靜物中,它的受光面和背光面是有冷暖對比的,大的物體固有色之間也是有冷暖差別的,同一個面的遠近也有冷暖傾向上的不同。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紅黃藍是原色,還有間色,復色,越來越灰,這有一個色相鮮灰的問題,在一組色調明確的靜物中,要把色彩純度高的色塊先明確,其他的顏色去找到相應的色彩位置,建立秩序,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作畫程序。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點。以上三方面是分析色彩關系的主要方法,這三因素在畫面上同時存在,但并不是平均顯現,有的畫黑白明顯,有的畫冷暖強,有的畫色彩變化大,具體到作畫,是把這些觀察比較方法,用在每塊顏色上,找到每塊色彩在整體中應處的位置。
比如拿這張寫生靜物畫分析,我們畫一個圖表示,圓心代表畫面最灰的顏色,越向外擴展顏色越純,我們把靜物中的出現的顏色在這個圖中表示出來。這個圖只代表色相、純度,不代表色彩的明度。我們應先找出最純、最灰的顏色,其他顏色再找。這樣能整體的把握畫面的色彩關系,從而把問題講明白便于理解。
歸納下寫生色彩的三線六點:黑——白 冷——暖 鮮——灰
三、把分析和感覺結合起來,強調感覺,感覺總是對色彩的綜合印象
色彩的各種表現力雖然有著規律可循,可以理智地分析、認識,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感情影響著對色彩的認識和表現,色彩是感性多于理性,色彩和音樂一樣,強烈刺激著作者的感情,作者的感情愈濃,色彩的感情也愈濃,這需要我們的主動性,主動去銳化感覺,觀察生活,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蘇高禮《寫生色彩講義》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