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愉快教學,就是寓教于樂,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中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國際倡導的教學藝術。
關鍵詞:愉快教學法;藝術;情景氛圍
一、愉快教學的內涵和作用
愉快教學,簡單的說,就是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巾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關于“愉快教學”,古今中外不少偉大的教育理論家都有過許多精辟的論述,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
所說的“好”與“樂”就是一種興趣,一種愉悅的心理,一種力求認知和刨造的傾向。古羅馬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 “寓教于樂”的理論,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與“樂”的辯證關系:教寓樂中,樂為教存,它不但對文學創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文化教育乃至其他工作都有很大的啟迪。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周恩來在談到關于文化教育時,就曾強調“寓教于樂”,要求在無窮的樂趣中蘊入深刻的教育,以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梢?,有關愉快教學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導的一種教學藝術。
現代教育心里研究也表明,興趣與學習的關系非常密切,只要有興趣,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乏味之事。通過教師的愉快教學,學生無需有意識的努力就能保持專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學習興趣,地久天長,學生就會逐漸形成對學習的持久興趣,持久興趣愈濃,學習動機就越強,努力程度就會愈高,從而徹底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學習的主人。
二、初中美術課的特點及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美術課是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美術教學,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科學實驗也已證明,學習美術能使右半腦得到鍛煉,這對于促進人的智力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受到良好美術教育的學生,觀察事物就比較敏銳、細致、準確、完整,對形狀的區別、明暗的判斷、空間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較高。它對從事社會職業,比如工業、農業、教育和科學研究等都有極大的好處,對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挖掘人類的潛力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都是實行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除有關部門切實抓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外,美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法上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美術教學的新路子,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愉快數學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的具體措施
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就是要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索,采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初中美術教學工作,圍繞著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和嘗試。
1.教師的態度應親切自然,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氛圍
教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好的教態,學生會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許多優秀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的走進課堂,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老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勵,激發起愛老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即使是對待差生,老師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一個暗示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使學生能自覺改正缺點,避免產生師生問的對立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生住認知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教師自始至終積極貫徹主動性原則,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2.運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如將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引人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如在上《水彩風景畫一桂林山水》一課時,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師邊講邊輔導,此法直觀性很強,很適合水彩畫的課堂教學。但由于學生的繪畫水平各不相同,老師“斷斷續續”的示范、講解、輔導,畫的快的同學想“開快車”,而畫的慢的同學又跟不上而顯得手忙腳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先把這幅畫的作畫過程拍錄好,再配上優美的音樂及解說,在進行同步演示前先放錄像給學生看,讓學生先看到了這幅畫的整個作畫過程,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這樣,畫的既好又快的同學可以胸有成竹的作畫,心里沒底的同學也可跟著老師的示范慢慢進行,既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手段,又面向全體同學,使教學在張弛有致的和諧節奏巾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