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如何改進作文教學,旨在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求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實現教育目的。
關鍵詞:改進;作文教學
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程度的重要標志。作文教改是語文教改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課程理念給作文教學也帶來新的挑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改進作文教學呢?
一、課前5分鐘,作文更輕松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思維的外衣。口語訓練,是語文能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在上語文課前利用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演講,內容不限,可以是見聞、編故事、朗誦詩歌、背格言警句等。演講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鍛煉思維,培養學生比較敏銳的觀察力,思辯力,分析力,提高學生在大庭廣眾場合的講話能力。從學生作品看,作文內容許多與演講的內容有關,如引用的格言、警句、詩句等,這說明作文不只是作文課的事,工夫在平時,有積淀才有作文。
二、日記天天記,作文更容易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日記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拓展學生生活空間,豐富學生生活,帶他們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創造生活,把學生的視線、觸角引向自然、學校、家庭、社會,開鑿日記的源泉。日記并非只能寫事,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或記事,或議論,或抒情,或信筆涂鴉一幅畫,或隨筆吟誦幾句詩,或采擷幾片秋的落葉拼個有趣的圖案;或覓來一張泛黃的照片配幾句話;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傾吐,把高興的笑、悔恨的淚融入日記;或張開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飛理想……同時,我們如果能重視課本,善于發現和挖掘課本中可以點燃創新火花的空白處,那也是提高學生日記水平的不可或缺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三、給學生拐棍,自己學著走
由于學生積累少,閱歷淺,所以學生寫作文時總是用不好詞句,于是我就想在學生作文前能不能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詞語和句子呢?結果我發現效果不錯,例如,寫《放風箏》提供的詞語有:春光明媚春風習習陽光送暖無比快樂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各式各樣展翅高飛越飄越遠相互追逐上下翻飛悄悄私語歡呼跳躍……學生寫的句子:1、那只“大蜻蜓”越飛越高好像和白云去做伴。2、哎呀!不好了,我的蝴蝶姐姐栽了一個大跟斗,要掉下來了。……同時,讓學生把日記中摘抄的好詞好句盡量運用到作文中。從學生的作品上看,有雷同之處,但也發現有那么多自己的感受和創造,難道不是成功之筆嗎?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扶一扶,再讓他們跳一跳,這樣才能嘗試到成功的快樂。
四、作文學生改,進步更顯著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讓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該如何引導和指點學生,使他們養成這種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項目。”傳統的“學生作文教師改”,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地位。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師應把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與原則。平時的作文,我很少動筆為學生進行修改,而是留心思考,發現學生在作文中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的準確性和深刻性,以此為批改的線索,啟發學生自己動腦去修改。
怎樣批改作文?我從易到難,列出十條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條要求,大家覺得很簡單,會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條要求。這樣10幾篇文章批下來,每位學生就都能圍繞一篇作文,從10個方面寫出批語了。
以下10個方面,每個方面給10分,一篇作文滿分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確
剛入學,我喜歡使學生感到寫作文,批作文都不難。隨隨便便地寫,老師只要求同學們作文的格式正確,批改作文時只寫一條關于格式的批語。批作文的時候要抽簽,誰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個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開作文一看,格式沒錯,便拿出紅筆,寫上批語:格式正確。
2.卷面是否整潔
顯然這一條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后進學生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錯別字幾個
發現錯字,要將錯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并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后面寫上正字。發現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10分。1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給予指正。
4.有幾處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10分,不再多減。
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
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發現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一分,超過十處,不再多扣。
以上五條,都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實踐,就能夠掌握。再批改兩三篇,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再一條一條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
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么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幾篇文章,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7.看文章的選材
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這三點中最要緊的是第一點,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選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就結構而言,也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9.看表達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
10.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語言不簡練,重復、羅嗦者酌情扣分,此項不超過5分。語言不通順,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與句之間銜接不連貫者,扣分也不超過5分。
后五條要求,每條10分,不做太具體的減分規定,由批改人酌情處理。老師指導,學生抽簽互批,每個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寫出十個方面的批語,一般情況學生寫的一篇作文的批語都在150字以上。經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增強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得法。改進作文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不可能一一例舉,只要我們的方法能夠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只要我們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