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孩子的名字,叫林志明。
森林的林,志氣的志,明亮的明。
名字是孩子父母早就取好的,寓意好,說是有志向明的意思,希望這個孩子長大以后有志氣,有個亮堂堂的人生。
名字是有了,那對取名字的人,卻不在了。
所有悲劇已成定局,只能供人嗟嘆。但是,那個還不知人事的孩子,該怎么辦?如果遲遲找不到近親撫養(yǎng),就只能把他送到孤兒院去了。
村長愁白了半片鬢角,村里的老人說:“實在找不到人養(yǎng),就問問春蓮吧,要追到輩兒上,她也算這娃的姑媽。”
老人說的春蓮,住在村子的最北邊,孑然一身,一輩子都沒結過婚,膝下也沒有孩子,和村里大部分人一樣,手上沒什么財產,只有一片并不算肥沃的土地,和一顆善良的心。
村長找到春蓮,把事兒一說,春蓮想了很久,才說:“村長,你也知道,我是想有個孩子養(yǎng)在身邊的,可是你看我這房,這灶,我只怕也養(yǎng)不好這娃,只能跟住我吃糠咽菜的,我這心里也過意不去。”
村長嘆了口氣,說:“春蓮啊,你要是不養(yǎng)這娃,我就只能把他送孤兒院里了,他在那兒又能過什么好日子?跟著你,至少還有個人實心實意的對他好,你說是不?”
春蓮咬咬牙,應下來:“好,這孩子就跟著我吧,我雖然窮,但總不會讓娃餓著!”
村長兩張蒲扇般的大掌一拍,高興的說:“這就對了!我回去就把志明送過來,你給他備張床,這娃以后就跟你了!”
林志明就這樣跟了春蓮姑媽。
姑媽家的條件并不好,所有收入都靠著那一畝三分地,拮據(jù)的生活里,姑媽還是擠出錢來,給林志明買了新衣新鞋,算作進入新家的禮物。
志明尚是個孩子,不知道這新衣新鞋背后的深意,只是知道眼前這個并不時髦好看的女人,從此之后就是他在人世的依靠了。
他靦腆的套上并不那么合身的新衣新鞋,跟姑媽坐在簡陋的飯桌前,吃了到新家的第一頓飯。
飯菜簡單卻豐盛,志明雖然不懂事,卻也知道姑媽這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他一邊扒著飯,一邊在飯菜的熱氣后悄悄紅了眼眶,過了很久,才啞聲叫了一句:“姑媽。”
姑媽坐在志明對面,伸過粗糙的手掌,笑著也哽咽著,應道:“誒,志明,我的乖娃。”
志明就這樣和姑媽開始了新的生活,平時沒什么娛樂,就乖乖的跟著姑媽出門下第干活。他還小,姑媽不讓他干重活,只讓他在田埂上坐著,到了飯點,便牽著志明的手,慢慢的穿過村子,回家吃飯。
日子貧苦,卻自有清凈歡喜。
志明不再需要看人的臉色,也不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為他知道,姑媽不會像別人一樣嫌棄他,拋棄他。
他漸漸露出男孩子特有的調皮樣兒來,閑時跟著姑媽去看村東頭邊的孤寡老人時,總逗得老人家捂著肚子哈哈大笑。
姑媽告訴志明,這個老人家已經八十多歲了,子女丈夫都先她一步過世,現(xiàn)在老來無依,最是可憐。所以無論是什么時候,只要是姑媽有空了,一定會到這個老人家里去,給她做頓熱飯,或者燒水給她洗洗澡,擦擦身子,實在無事可做,就找個向陽的地方,坐著陪著老人說說話。
說到動情處,姑媽掉了淚,說:“志明啊,沒你跟著之前,姑媽看著她,就像看著以后的自己一樣。老得走不動了,只能躺在那一窄屋檐下頭,活活餓死,連收尸的人都沒有……”
志明懵懵懂懂的抬起手給姑媽擦淚,說:“姑媽,你有志明,志明長大了好好干活,不會讓姑媽餓死的。”
姑媽摸著志明毛茸茸的發(fā)頂,輕聲說:“傻孩子,你要知道,姑媽窮,是給不了你什么大富大貴的日子過了。可是你不能跟姑媽一樣,一輩子圍著一塊地過,你得讀書,好好讀書,然后走到村子外頭去,知道嗎?”
志明點點頭說:“姑媽,志明知道了。”
姑媽欣慰的笑,握緊志明的手,說:“志明你看,咱這日子啊,苦,可咱娘倆手腳健全,只要肯動,總是有飯吃的。可那個老人呢,比我們困難多了,你要記得,不能因為咱自己過得是苦日子,遇見比我們活得更艱難的人的時候,就不伸手幫忙了。人活在這世上,有得意的時候,也有摔倒的時候,你總有一天也是要讓人幫一把的,記住沒?”
志明靠著姑媽柔弱又堅實的手臂,輕聲應:“記住了,姑媽,明天你去給奶奶洗澡的時候,我去給你燒水。”
姑媽贊許的拍拍志明的手:“這才是姑媽的乖孩子。”
志明就這樣在姑媽溫柔樸實的教導下長大,他上了學,在學校里,志明真的見到了姑媽說的,比他更困難的人。
有了對比,志明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運,能遇見像姑媽一樣的人。
于是,志明開始在學校里幫助那個比他還困難的人,幫他補習功課,同時,也像個小太陽一樣,努力的向四周傳達自己的善意和熱量。
漸漸地,學校里的孩子們都知道,有這么一個同學,成績好,經常幫助同學,做好事,他是所有老師嘴里的榜樣,也是他們的驕傲。
后來,志明在當?shù)卣馁Y助下,順利的上了初中,又上了高中,最后如姑媽所說的那樣,走到了村子的外頭,去了遠方上大學。
志明永遠也無法忘記自己領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姑媽那喜極而泣的模樣,她不住的說著些根本沒意義的喃喃碎語,淚水像大串大串的水珠子一樣,從她眼眶里滾下來,落在黃色的土地上。
錄取通知書有了,學費卻還是個問題,志明向學校和政府申請了補助和貸款,總算把學費對付過去,但是路費呢?生活費呢?又該如何從一貧如洗的家里拿出來?
志明開始發(fā)愁,姑媽比他更愁,看著姑媽雪白的鬢角,志明想,也許這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來得并不是那么合時宜。
可是姑媽還是在志明該離開時,為他收拾好行囊,準備好了那筆不算小的開支。志明疑惑的問姑媽:“這錢是哪兒來的?”
姑媽笑著說:“是村里的叔叔伯伯們,還有你小學中學的老師捐的,姑媽趁農閑的時候做了點散工,也攢了點。”
志明萬萬沒想到,他這些年來,在姑媽的教導下散發(fā)出去的點滴善意,在他為因現(xiàn)實摔倒時,會化作一雙堅定的手,將他從地上扶了起來。
志明再也忍不住,看著憔悴的姑媽,流下了滾燙的熱淚。
幾天后,姑媽在村口送別了志明,志明坐著一輛簡陋的小巴,奔向遠方未知的未來。在那個未來里,他還是和從前一樣,溫柔的對待這個世界,對待他人,積極的向別人伸出援手,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對方的條件都要比他好。
他始終相信姑媽的教導是對的。
后來,志明畢了業(yè),在很多人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了一家外貿公司。生意從無到有,從清淡到火爆,始終離不了志明一直堅持的原則:與人為善。
志明成了當?shù)睾蘸沼忻纳馊耍彩浅闪水數(shù)厝丝诳谙鄠鞯拇笊迫恕?/p>
條件好了以后,志明就把姑媽接到了身邊,同時也開始積極聯(lián)系慈善事業(yè),為之出資出力,從來沒有絲毫怨言。
外貿公司做大后,志明創(chuàng)辦了一家具有公益性質的養(yǎng)老院,凡是困難和年老的孤寡老人,均免費提供衣食住行。不僅如此,志明自己還經常去養(yǎng)老院探訪老人們,送衣送物,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有人問他這么做的原因。
他說,在我微末時,這個世界給了我依靠,在我成長為能被依靠的人時,我希望能盡我所能,給那些無所歸宿的人一個依靠。與人為善,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不止是付出,也是收獲!
簡介:張曉鋒,筆名:篤實,男,1971年生于廣東化州,廣東佛山市人,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中國實力派詩人、作家。先后在全國各地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評論、詩歌等作品100多萬字,并多次獲獎。作品散見于《文化月刊》、《中國文藝家》、《神州》、《北方文學》、《長江叢刊》、《雜文月刊》等全國知名刊物。現(xiàn)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燕趙文學》雜志特約編輯、《你我她》雜志優(yōu)秀簽約作家。其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名錄》、《廣東青年作家精品文選》、《優(yōu)秀作家作品精選》(八人合集)等大型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