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課教學面對所有專業學生,客觀地看待每個學生的差異,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是有潛質的,若給予鼓勵和教育,每個人都有成才的機會。在德育課中中,怎樣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呢?一、充分利用各種數學資源提高他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關照其他智能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語言智能;潛在智能
中職學生,愛說愛動,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長時間處于學習的劣勢,學習興趣不高,這些對文化基礎課少有興趣的學生如果教學中忽視他們的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機械地講解,他們絲毫不感興趣,只會加深他們的挫敗感,緊緊關上德育課學習的大門。
我們常說學生是未來是花朵,教師是辛勤的園丁,而最美的園子里應是萬花齊放,形態各異,色彩紛呈的。每一朵花的呵護、培養都有著不同的方法,園丁們若是只用自己認為最好的單一的模式去澆灌花朵或者幻想著滿園都是齊刷刷的玫瑰,最終只會事倍功半。
德育課也如此,我們的教學應該是教無定法,應該是因材施教的。每個學生都有智力發展的潛能,中職生文化基礎課成績差,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差。而教師應該去挖掘他們的優勢,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若給予鼓勵和教育,每個人都有成才的機會。教學應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學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于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是有潛質的。就個人來說,某方面智能會表現得比較突出,而其他方面的智能則表現平平。但它們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以潛能的形態存于我們心靈之中,在適當的環境、教育中,幾乎每個人的所有智能均能達到相當高度的發展水平。這就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探索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創造條件,以適應每個學生的差異,發展他們方方面面的智能。在德育課中,怎樣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呢?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語言智能
德育學習中運用各種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智能,但這種鍛煉應是以點燃學生的興趣,開啟智慧的火花為基礎的。
(一)重視誦讀,深入其境,以聲傳情
誦讀不僅僅是一個朗誦技巧的問題,更是鑒賞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中職生的文化基礎薄弱,教師的課堂提問可能會令他們望而生畏或無從下手,而“讀書”卻是每個學生都可以輕而易舉做到的事。
(二)聽故事,講故事,抽象變具體
中職學生對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不論是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他們都興致頗高。因此我在備課時,總是特意去搜尋與課文有關的故事,引起他們的好奇心,以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課文上來,在講《矛盾觀點與人生動力》這節課時我已《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引入,并提出問題太狼為什么抓不住羊,卻還總想抓羊?灰太狼如何應如何改進才能抓到羊?結合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說說矛盾與人生發展的關系?這些同學們不陌生的故事深入淺出,同學聽得多了,自然會運用。此后我還根據內容讓他們自己準備故事甚至可以自己編故事,不僅哲學內容明白了而且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有了提升。
(三)嘗試創作,感性變理性,化難為易
一說創作似乎于中職生距之甚遠,但創作是可生活化,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在課上時我喜歡和學生玩一些課堂游戲如數七、抓螃蟹、音樂數字、猜謎語等,進行提問和回答問題,學生的搶答情緒十分高漲,在歡笑當中學生就學會了模仿,學會了創作。
在學習理想與理想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時,在學前教育專業,我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就讓學生組成四個競賽小組(每組六個同學),任務是在十分鐘之內畫出十年后的幼兒園,十分鐘后六個同學將自己將來的工作環境進行了充分的想像和創造,用他們的畫筆對未來進行了美好的設計,課后有的同學對我說“老師,我對所學專業還有些猶豫,今天做了這個活動,我越來越喜歡我們設計的幼兒園,老師,你說十年后能實現嗎?”我回答:“幼兒教育有國家的支持和你們這一代敢于創新的孩子,一定能實現”同時我們總結出理想和理想的特點。
二、充分發掘學生除語言之外的其他智能
(一)創設情境,漸入佳境,融情入境
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興趣影響極大。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化試聽設備的優勢,為學生努力創設一個聲情并茂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漸入佳境,融情入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講述矛盾的特殊性,我以四季中的秋季為例,為學生播放帶有配樂的關于秋天的flash動畫,同學們很快就能悟得秋的清、靜、悲涼,未講“秋”卻已有三分“秋意”在心頭,突出秋季的特點,說明實物特殊性。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
(二)放開思路,創造舞臺,張揚個性
在講《事物是發展變化》這課時時,我把學生按照不同地區分為四組,分別是魅力省會石家莊、古城邯鄲、冰雪奧運張家口、皇家園林承德。讓他們去搜集本地區的文化特色、歷史變遷。同學們非常活躍,較好的小組組內分工明確,采集照片、搜尋資料、匯編整理、制作幻燈、演示講解,做得有模有樣,成果展示非常成功。通過查閱資料、分析綜合、語言組織等環節,學生的多元智能得到了自由的發展。
在講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部分是,我用了一個情景劇—《飯店吃到蒼蠅》。我把俄羅斯、美國人、日本人、英國人等不同國家在飯店吃到蒼蠅后的表現讓大家學習后,采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其中兩個小組要創編中國人在飯店吃到蒼蠅的表現。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既給了學生創造、思維、想象、表演的機會,又讓每一個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與自豪。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的確如此,每個人的智能方式不一,智慧鑰匙存放在不同的地方,教師應幫助學生找到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我們的德育課不是呆板的,而是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相結合的。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已有的經驗和理論上,應當從實際出發,面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信息化和價值觀多元的大背景來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理念。教師所起的作用也不應是單向性的知識的輸出,而應是一個導演,努力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勢智能,讓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的角色,給每一個學生盡情的展示的舞臺,使孩子們充滿自信地實現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