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英語教育已在幼兒園廣泛開展,然而高素質英語師資目前仍比較匱乏。口語教學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所占比重較大,為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使學前專業學生能夠勝任幼兒英語教學,本文從多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關鍵詞:學前教育;英語口語能力;培養
學前英語教育已在幼兒園廣泛開展,然而高素質英語師資目前仍比較匱乏,已成為制約幼兒英語教育質量的瓶頸。口語教學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所占比重較大,高職院校要培養高素質的學前英語教師,改善英語師資狀況,必須重視學前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如何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使學生滿足社會需求、滿足崗位任職需求,筆者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精選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在教學內容上,應根據學前專業培養目標及學生特點,精選、整合學習材料,使其更具實用性及針對性。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里,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D.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是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理論。Krashen認為,學習者大量接觸略高于自己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后,會自然而然習得語言。依據此觀點,促成語言習得發生的首要條件是有足夠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指語言輸入既不入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根據克拉申的輸入假設,教師應盡量多向學生提供稍高于他們語言能力的材料。因此,在教師在選擇教材、整合學習材料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現有水平。此外,還應考慮學生的日后需要。幼師特定的培養目標,要求學前專業學生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如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清晰標準的語音、語調等,還應具備自然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熟練掌握日常生活中各類主題、各種場合的常用語,能用簡單、規范的英語組織教學活動,還應掌握與幼兒英語相關的內容如兒歌、童謠等以及幼兒英語教學法。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首先增加語音練習,幫助學生夯實語音基礎。因為如果幼兒教師發音不規范,幼兒的語音很難達到標準,而且以后也難以糾正。其次,詞匯、語法學習應與圍繞常見主題、情景的日常用語學習相結合,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以及各種場合的常用語,以便日后能夠順利開展各類幼兒英語主題活動。此外與幼教專業相關的內容——英語兒歌、童謠、手指游戲等應穿插于教學中。
二、優化教學方法, 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
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學生的參與情況則是關鍵性因素。教師要作好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及時運用所學知識開展實踐,不斷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外語教學離不開語言輸入也離不開輸出。語言學家Swain指出僅僅依靠可理解輸入還不能使外語學習者準確而又流利地使用語言。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既需要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又需要產出可理解輸出。學生要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表達能力,必須多說多練。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獲得較多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盡可能多為學生創造接觸英語的機會,如用英語授課時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詞匯,放慢語速,并配合肢體語言;采用語音標準、難度較低的輔助材料;增加學生間的交流等等。此外,還要增加輸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練習。首先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引導學生不怕犯錯誤,積極參與,師生共同營造勇于鍛煉自我、體驗參與樂趣的課堂氛圍。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實踐性環節的比重,多為學生創造使用英語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教師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地來進行,可先從句型訓練、英語小游戲等練習入手,使學生熟練掌握常用句型。接下來可以進行復述故事和情景對話等練習。在此基礎上,可引導其創編、表演英語短劇。此外,還應加強學法指導,向學生介紹一些學習策略如“歸納法”、“對比法”等,引導學生學會對常用語進行整理,有意識地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總之,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不能大包大攬教學任務,要多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引導其進行創造性練習。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堅持不懈地、主動地練習。教師應該做好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與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使其及時運用所學知識開展實踐,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增加練習時間
課上時間有限,還應積極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增加練習時間。教師應發動學生在課外多聽、多讀、多說英語,在一天的不同時間里形式多樣地接觸英語。在教室里,利用好英語晨讀,明確要求,布置任務。設置英語園地,交流學習成果。在校園內,鼓勵學生隨身攜帶小筆記本,進行練習,或通過手機學習。在宿舍里,互相督促多說多練,期末可對各個宿舍進行考評和獎勵。還可通過創設英語角,增設英語廣播,QQ群發放學習資料等方式,使學生能更多地浸泡在英語環境中,以糾正語音,培養語感,帶動口語能力的提高。
四、關注學習過程,發揮考評的導向作用
有效的監督、考核措施會對學生起到促進作用。有的學生目標明確,但自制力較差,實際行動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控。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首先認清自己肩負的任務及面臨的挑戰,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其次,督促學生把握好學習環節。比如課前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提醒其有效利用課上時間,課后要求及時鞏固,學會進行階段總結,重視考后反思。此外,考評要求也直接影響學風, 教師應不斷改進考核制度,比如將預習、復習、課堂參與情況、作業納入平時成績,為學生建立“過程型記錄袋”、“成果型記錄袋”,將學生日常學習情況,與總評成績直接掛鉤,使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來調動學習熱情,比如,開展英語口語競賽,評選英語講故事明星等。還應豐富口語考試形式,逐步地、適度地提高口語考試的難度,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使學生有意識地加強英語口語訓練。
學前英語師資狀況是決定幼兒園英語教育成功的關鍵。高職英語教學應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使其成為合格乃至優秀的學前教師。
參考文獻:
[1] 劉衡英 徐玲.學習共同體與大學生職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6).
[2] Jingyang Jia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EFL Classrooms [M].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