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的歷史十分悠久,從原始社會民族部落作為圖騰到作為祥瑞圖案裝點生活空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變化,最后脫穎為一個獨立的畫種。瓜果草蟲瓷畫是從中國花鳥畫里面派生出來的,可分為工筆白描草蟲、工筆淡彩草蟲、工筆重彩草蟲,寫意草蟲等。中國花鳥畫從唐代開始漸漸形成,花鳥草蟲畫在這個時期發展迅速。有薛稷畫鶴、馮邵正畫雞、刁光胤的寫生珍禽圖。到了五代,黃荃、黃居寀父子將花鳥草蟲畫發楊光大,以雙勾填彩之法,工細精麗的筆墨來表現蟲介翎毛棲花飛樹之景,又以重彩描繪奇花怪石,珍禽瑞鳥,其風格艷麗豐滿,氣象繁榮,有“黃家富貴”之稱。筆下山石野草,禽鳥昆蟲,瓜果蔬菜等等,意境清淡,形神俱秀,以求自然與野逸,別有生動之意,對后世陶瓷繪畫幫助影響很大。
瓷畫草蟲在清代以前是作為繪畫的小品,難登大雅之堂。一般作為裝點居室之外,小玩件,如瓷扇,文房四寶,茶具,蟋蟀罐,古代人的床上鑲器的裝飾畫。憑添了筆描春媚,紙弄秋濤的雅逸之趣了。我在湖南鳳凰古城民俗博物館就看到清代一件舊床,床是以紫檀紅木制作的,床上面木框配以木雕花鳥,精細雕琢的花鳥栩栩如生。床上的木板里鑲器著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小瓷板,總共有十六快,上面全部都畫著各種小草蟲,有蟋蟀,蟈蟈,螳螂,螞蚱,蟬,蜻蜓,瓢蟲等等,它們姿態各有千秋,配以花草青石,具有文人雅致情趣。其中床上橫板鑲器一塊較大彩繪《夏日清涼圖》瓷板畫,是以蜻蜓為主題的瓷畫,描繪蜻蜒停棲于麥桿上為畫面主題,以墨彩工筆描繪蜻蜒,雙目渾圓幽綠、纖纖細足屈伸自如、毫發畢現。翅面網格勾勒分明,筆法至細至挺、清晰可辨,極富薄翼如紗之質感,特別以瓷代紙,更映襯出蟲翅透明感。全圖工筆寫意相結合,麥桿圓菊筆法寫意、麥葉赭中參綠、麥穗金黃飽滿、構成一幅色彩明凈的佳麗景色。
在景德鎮陶瓷繪畫長河中有許多陶瓷花鳥繪畫的老藝人,這些瓷繪大家的繪畫技藝極具特色,作品題材豐富廣泛,層次豐富,質感強烈,特別是草蟲的動態,刻劃細膩有神,給人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在縱多的瓷繪畫大家中草蟲繪畫代表人物要首推清末彩瓷繪畫藝人李明亮老師。李明亮的工筆草蟲極具個人的特點,生動自然,精細入微,寫實處蟋蟀長須與螳螂紋理清晰可見。螳螂的外殼與蟬身質感的透明度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足可亂真,觀其畫作,傳神之處蜻蜓翅膀呈微微抖動之狀,好像要從畫面飛出來一般,仿佛能聽的昆蟲扇動羽翼輕微的聲音,情趣怏然,回味無窮。李明亮善繪草蟲小品、意味雋永、境界脫俗。如彩繪《荷塘情趣圖》瓷板畫,以工筆繪蜻蜓荷花,內容為此詩作注。荷梗偃仰交叉葦葉扶蘇,荷花瓣尖鮮紅欲滴,使整幅素雅的色調中透出亮麗的光彩。蜻蜓棲于荷梗之上,筆法老辣蒼勁,所作草蟲尤得輕靈活潑之趣,顯畫面素雅恬靜、設色明朗秀潤,觀之令人眼目清新
自新粉彩開始出現了,因其上面上彩具有濃、淡之分,燒出來后,層次非常分明,發色穩定,附著力強,彩繪技法可以多樣。加上引進西洋顏料的運用后,粉彩的顏色逼真,明暗清晰,質感強烈。深受陶瓷繪畫者的喜愛。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繪畫界領軍人物是民國“珠山八友”其中劉雨岑,劉雨岑老師在長期的花鳥畫創作藝術生涯中,注重體驗生活。為觀察花鳥蟲魚的習性與動態,在房前門后設花壇種牡丹,庭院中養八哥、金魚,同時還注重在文學、詩詞、書法等方面的修養。他年輕時代的陶瓷藝術作品極其工細, 以工筆手法繪出的《螳螂與黃雀》《蟬》等花鳥草蟲類瓷板畫,畫工精美,細膩逼真,栩栩如生。中年以后學習吸收惲南田、任伯年等國畫家沒骨法兼工帶寫的技藝,所繪花鳥布局簡潔,設色清雅,甜潤華滋。
如今陶藝家單獨畫草蟲的已經很少,大多數是從事花鳥創作兼帶繪畫草蟲,這就需要陶瓷美術工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多臨摹一些好的作品,更多地去實地寫生,因為有許多畫瓷者是傳藝的,他們所學的繪畫技法是和師傅一樣的比較單一的。畫路不寬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我認為我們這些陶瓷繪畫工作者要多和外地畫家交流,拓寬我們的思路,多學習外地畫家的寫實創作理念已及繪畫全面性,使我們的繪畫技法和繪畫的種類更具有多樣性,這樣對我們今后的陶瓷藝術創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技法的同時,更多的要創作自己的東西,使花鳥草蟲作品更好的反映時代精神,更有新的創意,這樣的作品才有廣闊市場,才能得到廣大收藏家和客戶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