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攜手開通正班直航航線,已然成為我國出境游發展新模式,這不僅凸顯出旅行社的操作優勢,也為直航目的地帶來了持續穩定的客流。
進入2016年,凱撒旅游資本運作頻頻,繼入資樂視體育后,日前再度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增資移動出行APP“航班管家”。
瞄準移動端出行市場
此次投資“航班管家”,凱撒旅游并非單槍匹馬,一同增資的還有凱撒世嘉、民航股權投資基金、北京民航合源投資中心等,增資總額為9.33億元,其中2.5億元出自凱撒旅游。
據悉,該APP的母公司深圳市活力天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移動互聯網創新企業,旗下的“航班管家”和“高鐵管家”是目前國內增長最快的機票、火車票交易入口。2015年平臺交易總額接近200億元,實現了自2013年以來333%的年復合增長。
來自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在線旅游市場移動端交易規模達到97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10.6%。其中,在線旅游市場移動端滲透率達到了72.4%。
當下,在線旅游市場移動端的滲透率日益增高,此時凱撒旅游進軍移動端在線預訂領域,有利于占據旅游交通流量入口,掌握并吸引更多移動端用戶資源,在把握上游客源上占得先機。本次注資是凱撒旅游發力移動端市場,充實和擴大業務版圖的重要舉措之一。
通過本次合作以及未來的戰略協同、信息資源共享等方式,更有利于凱撒旅游掌握大交通流量入口的移動端用戶資源,進一步完善其移動端產業鏈布局。此前,凱撒旅游已透露計劃注入航空類資產,隨著其入資“航班管家”,或將激發凱撒旅游在航旅模式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凱撒中國創始人、凱撒旅游總裁陳小兵表示:“高價值用戶和移動互聯基因使得活力天匯成為當下旅游產業鏈生態圈中最具生命力的企業,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合作提高凱撒旅游移動端產品的豐富度,增加移動端技術因子,加快產品線上、線下融合速度,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出行及消費體驗。”
在目前國家把發展分享經濟作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舉措的大背景下,分享經濟已呈現出活力十足、勢不可當的態勢。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前不久發布的我國首部《分享經濟發展報告》中關于業態解析顯示,去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已達到1.95萬億元,為這一市場提供服務的人員約為5000萬,有超過5億人躋身分享經濟之列。
據了解,此前活力天匯基于共享經濟理念,就已延伸出伙力專車、伙力食等產品。作為當下最有吸引力的經濟新趨勢之一,共享經濟無疑已廣受市場的關注。此次合作是否意味著凱撒旅游將就此涉足旅游共享經濟,也讓業內產生了更多聯想。
凱撒旅游 創新求生
凱撒旅游于1993年創始于歐洲,目前總部設在北京,經過20多年的穩健發展,凱撒旅游相繼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以及沈陽等40余個口岸及核心商業城市設有分公司。
對外,公司通過全球戰略布局,已在漢堡、慕尼黑、法蘭克福、巴黎、倫敦、洛杉磯等地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接待公司,與全球各大洲共104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地接社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在漢堡、巴黎、倫敦、洛杉磯等6個海外核心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與此同時,凱撒旅游也以活躍的姿態頻繁出現在以旅游文化為核心的大型主題活動上。2012年,凱撒旅游作為倫敦奧運會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票務代理商及接待服務供應商,引領數千名游客親赴倫敦奧運賽場,見證了國際奧運大家庭的和平、友誼與拼搏,為傳播“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的神圣的“奧林匹克精神”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2015年10月,凱撒旅游成功登陸中國A股市場(股票代碼:SZ000796),成為資本市場中的一員。目前,公司以出境旅游服務為主體,旗下擁有覆蓋歐、美、澳、非、亞和南北極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8000種針對不同人群而設計的旅游產品,涉及團隊游、度假游、定制旅游、主題旅游等多種業務形態。
據介紹,自創立之初起,公司就非常重視產品研發的創新性,如今更是順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公司不斷將藝術、音樂、體育等文化內涵引入產品研發,對旅游產品進行品牌化包裝、充實,使之產品更具誘惑力,服務更精準化。目前,凱撒旅游旗下多個產品名稱已在國家相關主管機構注冊。隨著市場的深入,公司針對細分旅游產品的研發也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針對郵輪、體育、滑雪等市場,也順勢推出了“凱撒郵輪”、“滑遍天下”等子品牌進行專業化運作。
除了創新,服務始終是每一個旅游企業的經營核心和生存之本。凱撒旅游倡導全渠道式零售布局,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旅游服務,而線上和線下的布局其實是在同步延伸。早在2009年,凱撒旅游就完成了呼叫中心、網站、物流、門店四位一體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體系,將旅游服務的進程不斷縮短直至進入社區,并將“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互聯網思維融入其中、融入全程。
同時,基于旅游行業的融合性及延展性,凱撒旅游圍繞“旅游+”推進旅游與周邊行業的融合,包括旅游+航空、旅游+金融。旅游+教育等等,逐步充實凱撒旅游的全產業鏈布局。
此外,對于任何一家旅行社來說,簽證都是開展出境游業務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旅行社的經營規范程度和業務量直接影響使領館對旅行社的信任度,并由此影響簽證的受理、出簽的快慢和簽證成功率的高低。凱撒旅游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天津、杭州、西安、長春、哈爾濱、大連等多個城市實現自主送簽,特別是可在歐美主要旅游目的地國家使領館備案并送簽的旅行社之一,以口碑載道、實力說話,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航空+旅游 事出有因
旅游公司為何瞄準航空領域?原因很簡單,現在的旅游產品過半價格都是在為機票埋單;圈內人深諳,機票是塊硬骨頭,旅游報價高不高,機票是支撐價格的框架。舉例來講,今年7月的埃及8日游團費大約在1萬元左右,其中往返機票就要5000多。
無論對于游客還是旅行社來說,即使是窮游,“窮”的也只有住宿和餐飲,甚至景區門票,而非交通開銷,交通費是最橫的,是價格中雷打不動的“僵尸”。因為前兩者的伸縮性較大、可塑性強,例如住青旅還是住五星級奢華酒店,一晚差價最高可達2000元,但同為經濟艙,紅眼航班和普通班機的票價相差過千已經十分難得了。
于是,控制交通成本也就成為了降低旅行社對外報價的無二法門,成了某個旅游項目能否充滿誘惑力、讓人聽上去就兩眼放光的殺手锏。從某種程度上說,那可真是“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生存所迫,也是“水到渠成”。如今,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攜手開通正班旅游直航航線,已然成為我國出境旅游發展的新模式。這不僅凸顯出旅行社的操作優勢,也為直航目的地帶來了持續穩定、數量可觀、省心省力、形成板塊的客流。
由此,布局航空領域也便是情理之中的計劃,而凱撒旅游針對“航空+旅游”的發力早已有之。“發展至今,集團已擁有豐富的航空資源,其先后與國內、國際約60家航空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包括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德國漢莎航空、新西蘭航空等等。同期,我們成功推出了20多條國際正班直航航線,國內的航線也覆蓋了華北、華東、華南及西南等區域。‘航空+旅游’的發展模式是凱撒旅游一直在堅守的發展形態。”凱撒旅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我們還會持續深入地探索航旅發展。”
航空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
收購之路從來就難風平浪靜,凱撒旅游重組首都航空一事再次印證了這一事實。從去年年底曝出收購意向,到今年年初的延期待定,再到5月初發出公告,凱撒旅游最終還是放棄了重組首都航空的計劃。
公告顯示,由于未能如期完成本次重組事項有關部門審批程序,凱撒旅游將終止重組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據悉,在收購首都航空計劃曝光之前,凱撒旅游曾宣布與首航、海航國際酒店管理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首航假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行為或表明凱撒旅游早已垂涎航空業務。
然而,商場如戰場,驕兵必敗,切莫輕敵,凱撒旅游似乎并沒意識到此次收購難度系數會如此之大。自宣布收購以來,公司股票便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受阻,停牌半年之久。最后看似割肉之舉的被迫擱淺收購計劃也沒能使股價大漲,復牌后迎來的居然是四個連續跌停,致使資金凈流出2.36億元。
據悉,北京首都航空公司由海航集團與首旅集團共同出資組建,2010年正式掛牌開航,目前擁有飛機54架。2014年,海航集團將首都航空定位為“旅游類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線規劃將以旅游目的地為主。
其實,這次凱撒旅游發出公告的重頭戲并非重組計劃落空,而是推出擬募資8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該預案擬向包括控股股東海航旅游、寧波凱撒二期、寧波凱撒五期在內的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資金金額不超過80億元,用于“凱撒國際航旅通”“凱撒郵輪銷售平臺”“國內營銷總部二期”“公民海外即時服務保障系統”四大項目的發展和運營。
預案顯示,凱撒旅游股票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為公司審議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海航旅游認購金額不低于20億元;寧波凱撒二期、寧波凱撒五期的實際控制人陳小兵為間接持有凱撒旅游5%以上股權的股東,二者分別擬斥資不低于8億元和7億元參與認購。
與此同時,凱撒旅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開設60家線下郵輪體驗中心,并通過與航空公司合作包機等方式,繼續拓展國際旅游市場的潛在消費力。資源的整合已經是旅游行業的大勢所趨,此次凱撒旅游聚焦“旅游+航空”“旅游+郵輪”兩大領域的國際航旅通及郵輪銷售平臺建設項目,占據了募資額度的70%以上。
此外,凱撒旅游還表示,“全產業鏈式布局”一直是其堅持的發展方向,未來將不斷深化該商業模式,并繼續推進航旅結合,開發出新的國際旅游線路和新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