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速公路是現代社會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也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高速公路的出現大大縮短了區域間的時空距離,成為區域交通運輸網絡的動脈,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并對區域經濟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山東省為例,對高速公路之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所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速公路;區域經濟;山東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4
一、山東高速公路發展現狀
高速公路是一項長期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長期的、潛在的,尤其體現在擴大內需和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山東是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速度較快的省份之一。截止到2015年末,山東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348公里,超過95%的縣市區擁有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完善的路網結構和發達的運輸服務能力。進入2016年,山東省將繼續投入資金進行高速公路的建設,一方面對原來的高速公路路段進行擴建,例如計劃對京滬高速萊蕪樞紐至魯蘇界進行改擴建。另一方面,新增濟南至泰安、魚臺至菏澤等項目。 全省續建和新開工高速公路規模將達到2000公里,計劃投資總額超過620億元。
二、高速公路發展對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山東是我國的農業大省和農業強省,其糧食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左右。除了糧食之外,山東的花卉、蔬菜和水果等產業也發展較快,產品遠銷國內外。然而,一直以來,山東的農業發展受制于農產品物流的局限,特別是一些不易保鮮的水果、蔬菜和肉奶等高附加值農產品無法進入專業化市場,這也是山東農業生產效益一直徘徊不前的原因所在。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大縮短了農業物資調入和農產品調出的速度,為農產品市場化創造了條件。借助高速公路的帶動作用,山東農業由過去的小農經濟向路域經濟轉變,推動了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和加工。例如壽光是山東乃至全國有名的蔬菜之鄉,壽光境內就有濟青、榮烏、濰日3條高速路穿境而過,得益于高速公路的發展。2009年我國蔬菜總產量約為6億噸,僅壽光一市就有80億噸,使其慢慢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
(二)對工業發展的影響。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設為工業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提供了便捷,大大降低了運輸時間,減低了經營成本,提升了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尤其對于那些運輸批次多、產量小,且運輸條件嚴苛的高科技產業而言,高速公路的建設為其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近幾年,山東經濟發展迅猛,2015年山東GDP總量為63002.3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位。這一數值為1993年(山東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的22倍之多。同時,山東是我國的制造大省,第二產業的比重在45%以上,山東工業的發展與高速公路的大規模建設有著密切關系。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能源、鋼鐵、水泥等工業產品,直接拉動這些產業的發展。另外,高速公路的建設無形中推動了工業的集聚化和規模化發展,高速公路沿線通常會形成一系列的經濟開發區。
(三)對服務業的影響。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展改變了過去的人流、物流和技術流的流動模式,優化了土地利用結構,大大推動了市場化的進程。高速公路周邊興建了大量的商貿物流市場,例如濟南的建材市場、淄博的服裝市場、濰坊的小商品市場、即墨的服裝市場等各具特色,主要得益于高速公路的建設。除此之外,高速公路的建設帶動了客流和物流的發展,直接催生了大批的物流企業,山東第三方物流發展迅猛。例如在青銀高速濟南段形成三個大型的物流集散中心,包括零點立交、擔山物流中心和郭店物流園等。山東旅游業的發展也直接得益于高速公路的建設,交通順暢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高速公路的建設縮短了旅途時間,提高了旅行質量,刺激了旅游需求,促使觀光形態從通過型向滯留型轉變。以濟南、泰安、曲阜為主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線路日益受到外來游客的追捧,山東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長。
以上都是高速公路建設對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高速公路的影響實質上也是一把“雙刃劍”,也有其不利的影響。高速公路建設建設投資大、周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材料。同時在建設過程中也不同程度的損害了農田、果園、排水溝等,造成當地的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除此之外,高速公路屬于全車道、封閉性交通設施,對原自然區域形成了隔斷,給沿線路段居民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結語:總之,高速公路是衡量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盡管在高速公路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一些問題,但利大于弊,高速公路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重新整合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章錫俏,孟祥海.高速公路經濟產業帶計算模型研究[J].公路,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