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防洪抗旱減災的研究一直都處于重要的領域,如何做好防洪抗旱工作也是備受關注的,本文就從防洪抗旱的研究背景,防洪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的措施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防洪抗旱;存在問題;提高方法
引言
到目前,我國已經修建了許多防洪抗旱的工程,并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效益的發展,面對新的形勢,防洪抗旱工作需要進行更深入全面的考慮,應該將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引進來,并進一步的做好防洪抗旱工作。
1、防洪抗旱工作的研究背景
從八十世紀中期開始,水力學模型被應用于城市與河道洪水的計算,同時,劉樹坤等其他專家還倡導建立了災害學與防災學。
九十年代中期,周魁一總結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了災害具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的概念,并進一步論證了該概念的實質以及哲學基礎。
2001年,我國組建了防洪減災研究所,2002年,成立了水利部抗洪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創建了管理與科研緊密結合的發展模式。2008年,更名為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研究力量一步步逐漸加強,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
二十一世紀,防洪抗旱減災的研究已經不僅僅是之前研究的小區域了,其發展逐漸趨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領域。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其洪水與旱災的發生情況不同,危險性自然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在防洪抗旱減災的方案制定上,要因地制宜,既要遵循自然地發展規律,也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規律。
隨著逐漸提高的對于水安全的要求,在防洪抗旱的研究領域,已經不僅僅是對于防患措施的研究,更應該考慮到防洪抗旱問題涉及到的災害學,防災學等方面。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科學的指導基礎以及應用技術的發展來支持。
2、防洪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防洪抗旱基礎設施不完善。旱澇問題對于農業的影響是極大的,而農業的發展地一般都是經濟不發達,防洪抗旱設備不完善的農村,這就使得農業的發展很難滿足其需要的防洪抗旱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的發展,也影響了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如此看來,制定合理的防洪抗旱標準,加強防洪抗旱工作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2 防洪抗旱的物資不足。面對防洪抗旱工作的進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總體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的,防洪抗旱工程建設的數量以及質量都需要充足資金的保障,這就要求防洪抗旱的資金以及物資的準備都要有進一步的完善和加強。
2.3 人們防洪抗旱意識薄弱。雖然災害頻頻發生,但人們的防洪抗旱意識卻很薄弱,對于防洪抗旱工作的認識也并不全面,面對防洪抗旱的相關準備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等都不夠重視,甚至,有些人對洪災與旱災的發生抱有一定額僥幸心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防洪抗旱工作的進行,也從側面反應了人們對于防洪抗旱問題并不是很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加大防洪抗旱方面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防洪抗旱意識,增強防洪抗旱的能力。
3、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的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防洪抗旱標準。防洪抗旱的標準也就是防洪抗旱的安全風險風險程度。其制定要適應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將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和社會承受能力綜合起來考慮。面對一定量的社會經濟資源,一定要讓其發揮本該有的經濟效益,切忌為了追求高安全系數制定過高的標準,這不僅會給投資效益帶來影響,也會使管理養護面對較大的問題。當然,也不能為了降低投資而使標準降低,這會使得工程的風險大大升高,起不到本該有的防范風險的作用。
3.2 確保防洪抗旱工程的質量。保證防洪抗旱工程的質量是實現防洪抗旱的目標的重要保證。由于目前許多工程質量的不達標,使得各種危險的事情頻繁的發生,并沒有起到防洪抗旱工程本該有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幅度的提高工程的質量,確保防洪抗旱工程能夠有效的發揮其作用。
3.3 加強防洪抗旱工程的管理。管理一直是各個環節的中心環節,在防洪抗旱工程中,管理工作同樣起著關鍵的作用。隨著防洪抗旱工程的增多,其標準也就逐漸升高,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復雜程度也就升高。并且防洪抗旱工程除了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以及破壞之外,還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這就使得管理問題顯得更為重要了,畢竟只有將各種隱患清除了,才能將工程管理的更好。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關于管理的問題,要將其放在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有些防洪抗旱的工程建設中存在嚴重的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這非常不利于工程穩定的發揮其效益,也降低了該工程的抵御風險的能力。
3.4 提高防洪抗旱意識,增強防洪抗旱能力。現如今,還沒有準確預測洪災和旱災的能力,也沒有辦法完全控制洪災和旱災,這就要求人們能夠逐漸適應洪旱災害的發生,增強防洪抗旱的意識,在洪旱災害發生時,將損失減到最少。為了實現這些,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關于防洪抗旱方面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對洪旱災害方面的認識,掌握一定的關于防洪抗旱的常識。種植作物時,要充分了解農作物的耐勞抗旱能力,選擇合適的農作物進行栽種。對于可能發生洪水災害的河道,要保持其一定的抗洪能力,開發利用時也要考慮其本質,將其盡量建成短時間內不會受洪水災害太大影響的建筑。發生洪澇災害時,采取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
3.5 加強防洪抗旱的物資貯備。既然為災害,其發生就是猝不及防的,這就要求涉及到的各個部門要根據指標儲備一定量的搶險物資,并配備必要的排澇設施,滿足搶險排澇的需要。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專門的的搶險排澇隊伍,明確各個隊伍的任務與職責,加強戰前培訓,保證防洪抗旱工作的順利進行。
4、結語
面對新時期的新挑戰,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傳統的治水手段,而是要與時俱進的根據防洪抗旱的新形勢尋找更好的防洪抗旱的方案,為實現防洪抗旱的科學方法以及科學管理進行積極的深刻的思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王金成.踐行科學發展觀,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J].河北水利,2008,07.
作者簡介:依登加甫·薩爾娜(1982-)女,新疆塔城人,本科,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水利局,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防洪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