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科技進步不斷的顯現,這種進步的步伐不斷體現在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在規模的擴大與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時候,水利工程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份子,其質量已經越來越被強調。在當今的水利工程的監督工作中,質量問題是重要的一環,并對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此本文通過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分析下,對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保證施工質量。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問題;解決途徑
水利工程作為我國自古以來的重要經濟與安全設施,水利工程質量的好壞影響著水利工程的順利實施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當今,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仍然有不少缺陷,在實施水利工程監督的過程中,出現了監督質量的下降。本文主要針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指出解決的途徑。
1、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監督現狀中,質量監督工作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之處。這些監督方面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監督結構不合理。當今,工程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占了整個水利工程施工問題的很大一部分比重,這種監督問題的主要內容以及原因是由于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以及不合理造成的。在當前的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已經有了一套家督機制,然而,在部分擁有監督機制的工程施工項目中,其機制的運行效果并不好,這主要是由于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導致的。比如施公質量檢測的技術性缺陷、監督與檢測兩者之間關系處理模糊、相關人員對于與制度完善與否持不重視的態度等原因都導致了再日常監督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無法達到技術上的監督要求、無法理清監督與檢測之間的權責關系、沒有良好的監督氛圍進行制度上的調整等,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有可能使整個水利工程的監督工作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1.2 工作人員素質低、檢驗設備缺乏。當進行施工質量的檢測時,相關技術人員在缺乏相關技術儲備時,無法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專業的檢測操作與分析,而對于更為偏遠的地區的技術人員,其檢測的技能儲備更為匱乏,相關知識結構的不足所導致的質量檢測、質量監督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影響水利工程的質量安全與工程的順利進行。在相關檢測人員素質偏低的同時,還有相關設備上的不足。比如檢驗設備老化或者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當前水利施工檢測發展的需求,對于檢測的數據可靠性大打折扣等問題。在經費支持上,檢測設備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直接導致了無法適應新的工程施工工藝的更新所必須的檢測的新手段的新要求。
1.3 監督力度不足、法律法規不完善。由于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等,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工程施工監督質量的提高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監督工作細致繁瑣,平時的巡查、工作區域的分配、質量評價工作的疏忽、監督人員缺乏、監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呈現的法律法規問題也十分的不可忽視。由于法規的不完善,很有可能給施工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標準化出現曲解,給施工建設以及監督檢測的指標標準、工程規模大小的區別、施工工序、監督程序等問題提供不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從而出現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無法順利展開等困難。
2、解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途徑
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質量問題有影響這整個工程的安全與實施。水利工程為我國的農業、防汛抗旱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水利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水利工程實施的質量安全問題,以及監督現狀都關系到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作為相關對策如下:
2.1 完善監督機制,明確監督機構職能。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不但是建設的過程,更是一項監督的過程。擁有良好的監督機制的施工過程才能創造良好的建造施工的環境,為水利工程的質量安全保駕護航。在這一點上,我國監督機構應當增強監督機構的權力與責任關系的認識,在監督過程中的每一道程序都有監督的章程與規定,通過科學的流程制定,確保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制度化保障。
2.2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施工者應將質量放在首位。由于施工質量實監督檢測工作的核心,而相關工作人員正是需要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技術結構,業務能力來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與檢測,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過硬,整體監督水平合格。然而,當前參差不齊的人員素質業務能力,都制約了這項監督工作中監督效果的實現了,監督質量無法得到充分保障。所以水利工程的監督人員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的同時,還應當提高法律認識,通過培訓、聘請專家、老員工帶班等來提高相關監督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2.3 提高重視度,加強監督力度。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當前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很多是由于施工單位的不合理操作以及由于監督單位以及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監督力度不足造成的。所以當質量監督的角度分析,相關人員需要主動對工作進行監督,提高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中增強監督力度,增強懲罰的效果和力度,使得相關建設人員提高自身建設的規范化。
2.4 完善法律法規,規范監督流程。盡管出現了很多關于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上的法律與法規,然而在質量監督方面的具體問題解決上,仍然有很大的法律空白,從監督檢測的角度來講,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以及工序、監督工序、工程質量檢測中的指標和合格標準、各方面的權責劃分、對違反行為的打擊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明確,從而使得施工過程中的各個單位各司其職,共同營造一個嚴格的、負責的施工環境,使得各方面都更加重視建設質量,避免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栗濤,閆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安徽農業科學,2007(32):10501-10502.
[2]汪露.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4.
[3]王世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