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主要的經濟發展來源于農業產業。因此,水資源的運用對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經濟起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經濟發展的迅速,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強,但受生態環境的制約性影響,水資源相對緊缺。因此,提升農業水利灌溉的節水措施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節水措施;農業水利灌溉;應用
充足的水資源是保障農業發展建設的前提。但隨著近年來面臨的水資源稀缺的生態環境現狀問題,如何加強水資源的利用率、提升農業水利資源的節約是迫在眉睫的課題。針對這個目標,相關專家與學者通過農業水利灌溉技術的研發、農業基礎設施配備的節水性能拓展等等措施,來進行水資源在農業發展上的管理,以便在維護生態環境基本原則下,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達成農業可持續化發展。節水工程的開展與落實、農田的科學合理灌溉,是促使農業高產增收的最佳保障。
一、農業水利中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
(一) 渠道防滲
農業水利灌溉模式中常用技術是渠道防滲。由于傳統采用土渠輸水的方法容易出現50%~60%灌溉水滲漏的問題,由此研發出渠道防滲技術。將輸水渠道先行防水處理后再完成灌溉水的輸送,減少傳統灌溉技術中滲漏弊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資源的過度流失及浪費,使得水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節約。同時,渠道防滲技術模式還具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調控地下水位。目前渠道防滲材料可選用壓實土料、磚面襯砌、瀝青護面等等形式處理。整體來說,渠道防滲技術可以減少灌溉水在運輸中的損失、提升水資源在渠系的利用率、保障輸送水的安全、增強輸水灌溉的能力,促使渠道減輕抗沖能力,也防治地下土壤次生鹽堿化現象發生。
(二) 噴灑灌溉
噴灑灌溉的原理是利用水泵加壓,將灌溉水沿著管道進行輸送,并到達灌溉目的地,再利用區域內的噴頭進行均勻噴灑操作。歷年來,噴灑灌溉是占據優勢的水利灌溉模式。由于占地面小、適用廣、成本低、灌溉均勻、投入人力小等特點,因此較為廣泛被采納、推廣、應用。噴灌系統包括固定、非固定、移動三種形式。固定式系統的組成部分幾乎不可移動。半固定系統則是噴頭與連接支管可以移動。移動式則是設備的動力機與水泵、管道與噴頭皆可以移動。
(三) 低壓管灌
低壓管灌指的是低壓管道灌溉技術,用低壓管道代替明渠來進行輸送灌溉水操作的形式,由水源及水泵、其他附屬機械與連接裝置等等組成。應用特點在于省時省工、方便治理、養護方便等等,同時還可以保障輸水效率高達95%以上,使得水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節約。另外,低壓管灌技術相對占地面積較小,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目前此種技術模式在北方地區較為應用廣泛,可以解決水源稀缺的局部問題。
二、農業水利灌溉中節水措施的一些策略
(一) 工程方面
工程方面節水需要注意的措施,首先要強化防滲渠道處理力度,積極加入防滲材料進行處理修復,比如瀝青、混凝土等等材料,加強灌溉設備的裝置安裝,比如水閥、水閘、水壓表等等。其次,要不斷更新灌溉技術模式,普及先進的節水灌溉模式。比如在個別干旱地區有效的節水模式是滴灌。通過塑料管道使得灌溉水通過直徑1公分的滴頭進行作物灌溉,從而使得土壤結構不被破壞,水資源利用率高達95%。此種灌溉形式是針對地區地勢而言,目前針對新疆與內蒙、甘肅等地區較為推崇,在水資源稀缺的干旱情況下,使得農田農作物可以滿足基本需求用水。最后,要加強蓄水工程的建設,加強建設方面的力度與宣傳范圍,針對地勢相對水資源稀缺的地方多加強水池與水窖、小型水庫等蓄水工程的建設。
(二) 農業方面
農業方面的節水措施要注意做好水源的調度工作。對地區可供水資源進行數據分析,包括攔蓄與儲水情況要做到了解與掌握。適度進行地下水的合理開采。比如在地下水位較高時,可進行以井補渠來操作發展井水灌溉。如地下水開采過度,要適度控制上游進行引水操作,加強蓄水工程的建設,使得河流水可以回灌地下水。另外,要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加強農業基本設施配備的節水功效。因地制宜研發灌溉技術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日常要加強對當地農戶的相關節水觀念與培訓宣傳,使得農戶節水意識提升,控制農業灌溉趨向于節水環保狀態延展。另外,節水灌溉工程應當爭取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國家的干預可以適度減少農戶的生產資本,減輕財政壓力。
(三) 農田方面
農田方面的節水措施要注意幾個要點。第一,適度調整土壤結構,注意深耕與施肥時土地的平整。種植時盡量選用抗旱品種栽培,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穿插種植形式等等。比如棉花的種植是個典型的例子。棉花本身耐干耐旱、蓄水能力強,如將棉花與其他作物結合種植,可以促使兩者作物產量提升,同時也減少灌溉資本,起到節約用水的目的。第二,加強土壤檢測與灌溉預報技術系統的推廣與應用,促使農戶可以依據技術系統來了解農田墑情,并適時結合天氣情況進行適度澆灌操作。塑料膜的鋪設、秸稈的安放等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墑作用,不僅僅可以控制土壤地表水分蒸發,還可以起到水分涵養、地表溫度提升、土壤結構調整、加強作物吸水率的作用,進而促使農作物達成高產增收效果。一般情況下塑料膜鋪設與秸稈鋪設時較為常用的保墑手法,前者可節省高達35%水分,后者節省20%~30%水分。
結語
農業用水灌溉占據80%用水量,卻達成30%~40%的水利用率,因此從工程方面、農業方面、農田方面入手,摒棄傳統的大水漫灌模式、提倡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可以使得農業節水澆灌體系得以健全,促使水資源得到進一步利用,進而農業作物得到進一步高產增收,走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明華.淺析節水措施在農業水利灌溉中的有效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4,32:235-236.
[2]張炯.農業水利灌溉中的節水有效措施解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10:99-101.
[3]張國強.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灌溉中的應用研究[J].甘肅農業,2016,04:41-42.
[4]王文超.淺談農業水利灌溉現狀及節水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5:204.
[5]海麗齊罕·穆海麥提.淺析節水措施在農業水利灌溉中的有效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