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區的農業用水相對緊張,所以就很有必要在我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以此來有效緩解和解決農業用水問題。目前雖然我區在節水灌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于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其在許多方面仍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故此應不斷加強對節水措施的綜合運用,擴展籌集資金的渠道,對水價進行合理的改革,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并進一步探討相關的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區的高效節水灌溉水平。
【關鍵詞】農業;高效;節水灌溉
1、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
1.1 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地區發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其對高效節水灌溉的經濟投入也是不盡相同的。同時不同地區間對于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有限和不同的,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我國不同地方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性。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出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潛力。目前在我區經濟發達的地區,其高效節水灌溉水平也是相對較高的,且其發展速度很快,這樣就恰好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相反,那些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水平較為落后,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就不能建立其一種良性循環。
1.2 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工程差、標準低。如何更好的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使用,首先就需要該地區具有良好的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工程。但是由于不同地區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和阻礙,就使得一些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工程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許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的標準相對較低且建設質量較差。但同時,由于一些配套的措施是不夠完善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而且在很大程度會對基礎設施的工程效益產生很大影響。
2、高效節水灌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用水協作化程度較低。以戶為單元的分散型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組織化程度低,與田間高效節水技術所要求的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管理很不適應,極大的阻礙了新技術效益的發揮。目前形成的農民用水協會、合作社等,組織化程度仍然很低,大多僅實現了作物種類和灌水的統一,難以實現田間高效節水系統的集約化高效管理。基層服務體系缺失,田間高效節水技術的迅速覆蓋,其規模之大,涉及千家萬戶,其技術含量高、又完全與傳統灌溉技術不同,技術服務需求更為迫切。
2.2 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針對節水灌溉技術,其發展進程的關鍵性指標之一就是對節水灌溉的有效管理以及相關的不成熟技術。通過選擇最好的節水灌溉管理模式,是有效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當前不同的地區之間已經提出了一些參照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用水協會制和家庭農場制等其他方式。對于每一種方式,其擁有自身的特征,存在不同點,如何更好的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節水管理方式仍舊是亟需解決的。
2.3 缺乏相關的法律政策支持。水利工作是我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但是隨著我區近年來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也使得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3、提高我區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水平的對策
3.1 提高對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認識和重視。目前農業用水占據著我區用水總量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大力推廣和使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既可以有效的緩解和減輕用水緊張的問題,又能不斷推動我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增長,同時實現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環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不斷提高人們對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認識,地區相關部門不斷加強對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重視程度,充分調動其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和發展,使農業部門、水利部門以及財政部門等相互合作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實施和發展。
3.2 針對不同地區推行不同的節水灌溉方式。由于不同地區間的發展因素不同,所以要根據不同地區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的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和管理模式。不同的地區間,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水資源的水資源狀況、生態環境狀況、農業種植結構和規模狀況等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根據地區間的特點推行不同的節水灌溉發展模式。對于西部水資源短缺的地區應該積極推廣使用滴灌和噴灌方式,而在水資源充足的東部地區就可以采用水渠灌溉的傳統方式等等。不同地區在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時,要充分分析自身的特點,更好的適應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
3.3 加大資金籌集和投入,為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供資金支持。為了更好的推廣和使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就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基礎。對于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支持既要有政府的財政投資,同時也應該積極吸引民間投資。這樣就能在充分帶動農民積極主動性的同時,加快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應用。此外還可以合理利用信貸資金發展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形成良心循環,不斷提高我區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水平。
3.4 加強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確保工程效益長期發揮。隨著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工程管理的任務也越來越重。一定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一手抓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一手抓節水灌溉管理,做到建設與管理并重。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建設監理制和招標承包制”,確保工程質量,使節水灌溉工程充分發揮效益、長期發揮效益。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管理規程,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的運行管護工作。對于新建節水灌溉工程,首先應明晰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建立健全責任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要通過農民用水者協會,鼓勵用水戶參與灌區的經營與管理。
4、結束語
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的增產增收,同時對于農業水資源的節約和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緩解農業高投入低產出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不斷推行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劉銀迪,王洪亮,汝向文.云南省高效節水灌溉現狀及發展建議[J].人民珠江,2014(02):22-24.
[2]余昌福.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與管理模式的探究[J].吉林水利,2014(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