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建水庫的工程質量控制與項目劃分密不可分。本文以河門水庫工程為例,依據相關標準、規范,通過分析項目劃分與質量控制的關系,提出了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方法,可供類似項目借鑒。
【關鍵詞】水庫工程;項目劃分;質量控制
1、工程簡介
河門水庫位于登封市書院河上,屬淮河流域穎河支流,壩址處控制流域面積46.41平方公里,壩址以上主河道長度11.82公里,平均比降0.038,總庫容235.8萬立方米,是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生態環境改善及防洪等綜合利用的小型一類水庫。
水庫大壩設計為均質土壩+混凝土溢流壩的復合壩型式,由均質壩、溢流壩、輸水洞組成,大壩全長450米,其中主河槽段采用混凝土溢流壩,兩側采用均質壩,溢流壩段長104米,均質壩左岸長92米、右岸長254米;輸水洞位于大壩樁號0+100m處,采用進水塔式,進口處設檢修閘門和控制閘門,輸水洞長20.2米。
2、項目劃分原則及依據
主要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及項目合同標段進行劃分。一般中小型水利工程可劃分為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三個層級:其中單位工程主要依據設計及施工部署劃分,考慮到本項目工程量較小,且為一個合同標段,從整體機動、調配資源、方便施工的角度考慮,可劃分為1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是一個建筑物內能組合發揮一種功能的建筑安裝工程,是組成單位工程的部分,應從有利于單元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評定的角度進行劃分,本單位工程可劃分為13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是分部工程中由若干道工序或若干個工種施工完成的最小綜合體,是日常質量考核的基本單位,應按照《評定標準》及配套表格說明進行劃分。對于未涉及到的部分單元工程,可按考核要求劃分的層、塊、段確定其具體的單元劃分。
3、評定表格的選用與驗收評定程序
單元工程評定表應優先選自2016年修訂版《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及填表說明(上、下冊)》,版本上沒有對應表格或沒有合適表格的,可從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中選擇,必要時也可參考有關行業的相關標準。
工序施工質量驗收評定分三步進行:(1)施工單位對完成的工序施工質量進行自驗,并做好檢驗記錄;(2)自驗合格后,填寫工序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經有關質量責任人簽字后,向監理單位申請復核;(3)監理單位收到申請后,應在4h內進行復核。
施工單位的報驗資料包括:(1)各班(組)的初檢記錄、施工隊復檢記錄、施工單位專職質檢員終檢記錄;(2)工序中各種檢驗項目的檢驗資料;(3)工序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
監理單位的復核資料包括:(1)監理單位對工序中施工質量檢驗項目的平行檢測資料;(2)監理工程師簽署質量復核意見的工序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
單元工程所含工序(或所有施工項目)全部完成并經驗收評定合格、有關質量缺陷已處理完畢或有監理單位批準的處理意見,即可進行單元工程的驗收評定工作。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分三步進行:(1)施工單位對完成的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進行自驗,并填寫檢驗記錄;(2)自驗合格后,填寫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經有關質量責任人簽字后,向監理單位申請復核;(3)監理單位收到申請后,應在8h內進行復核。
4、質量控制的目標及方法
總體目標應是工程質量合格,力爭創優;具體目標應保證單元工程合格率達100%,主要單元、分部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質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1)工程測量。工程測量是質量控制的最前期工作,無論是土方開挖、回填、建筑物定位、尺寸及高程復核,都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規范要求,將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2)試驗檢測。試驗檢測是質量控制的基本手段,不論是進場材料的性能檢測,還是各項土方壓實控制指標、混凝土技術指標等等,都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各項相關試驗,并依據實測數據進行質量評定;(3)監理旁站及巡視。監理旁站及巡視是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尤其對壩基與壩肩防滲部位、壩體土方回填、混凝土澆筑等重要工序的施工全過程,更應加強旁站與巡視,隨時隨地進行檢驗檢查,以確保質量合格;(4)監理指令文件。監理指令文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各重大節點、里程碑事件,如開工、停工、復工、事故等,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形成文件,并作為技術文件存檔,為工程驗收評定提供依據。
5、結語
在標準、規范的指導下,依據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科學地進行項目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及單位工程的劃分,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測量、試驗檢測、旁站監理、指令文件等方法,對施工的各個工序、環節進行有效控制,進而保證各個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及評定,最終實現整體項目的預期質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