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指的是具備要求的性能的混凝土,而要求的性能包含以下三方面:其一,便于澆注,振搗過程不出現離析現象;長時間具有力學性能;強度高、穩定性好;即使在惡劣環境當中,也可延長使用壽命。所以,施工中應用高性能混凝土時,需要設置一些質量控制與保障對策,而這也正是高性能混凝土和一般性混凝土之間的顯著的區別,本文就對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
一、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所包含的內容
和一般性混凝土質量控制對比分析,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內容涉及到大量特殊要求,而質量實際為一個綜合性的性能指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性能混凝土要比一般性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會更高一些;其次,強度不只是評價高性能混凝土的最關鍵的指標,而是將耐久性作為最主要的評價指標。如:西方國家在一些橋梁施工中,應用的混凝土對流動性、穩定性以及耐久性等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它的強度要求是在30-40Mpa范圍內。由此看來,高強度并不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評價指標;再次,對工作性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不僅有很好的流動性,而且又會產生離析以及泌水等不良現象。
二、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1. 原材料選擇與配合比的控制 。一是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組成材料盡量簡單,因材料種類過多會使混凝土拌合物難以控制;粗骨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其級配(顆粒大小與分布)和顆粒特征(形狀、孔隙率、表面特征)它會影響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皎凝材料用量,從而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體積穩定性,同時決定硬化混凝土的力學性能;二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選擇。坍落度:根據施IT藝要求選擇適宜澆筑的坍落度,高性能混凝土流動性好且不易離析,坍落度設計時不用太小,泵送混凝土一般設計坍落度為160~200ram,非泵送混凝土考慮運輸坍落度可以選擇100~150ram,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運輸和澆筑過程中混凝土不得離析;含氣量:考慮運輸、澆筑過程可能會有大約1%的含氣量損失,設計時非引氣混凝土含氣量控制在3—4%,引氣混凝土含氣量控制在5~7%比較適宜,以滿足混凝土的人模含氣量的技術要求;三是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考慮。根據水膠比和強度的關系計算水膠比;同時要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的要求,如脫模、初張拉等對混凝土強度要求,28天強度未必是最重要的,也許其它齡期的強度控制設計才是最重要的;根據混凝土所處的環境類別和設計使用年限選擇最大水膠比,最小膠凝材料用量;在考慮的使用年限時,耐久性如抗凍性、抗滲性甚至比強度更重要;初步設計的配合比要根據耐久性的要求校核混凝土總堿含量、氯離了占總的膠凝材料用量酌比例等不超過標準規定的限值;四是.配合比的試配與確定。根據結構部位尺寸、鋼筋間距、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泵送管的直徑等確定最大骨料尺寸;調整砂率和其它組分的用量,選擇可以接受的用水量和水膠比進行試配;最后根據試配的結果選擇含氣量、坍落度、強度、彈性模量等滿足設計要求的同時又較經濟的幾個配合比進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檢測;試配時必須采用有代表性的膠凝材料、骨料、外加劑、水,并應考慮到不同季節混凝土性能的差異;
2. 減水劑的使用。摻入高效減水劑在保證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動性的同時,盡可能降低用水量,減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總孔隙,特別是毛細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達到密實混凝土的效果。
3.混凝土的運輸及振搗控制。防止混凝土離析和漏漿,對混凝土的運輸要求道路要整平,運輸工具不漏漿,并以最短的時間運至倉面。溜管的使用:混凝土墩墻施工高度達到4m以上時,要采用溜管下料,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過1.5m。混凝土平倉:混凝土應隨澆隨平不得采用振搗器平倉[3]。為切實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振搗方法應該垂直插入,快插慢拔四不靠。掌握適宜的振搗時間,時間過長,出現過振,石子下沉、水泥漿上浮,會發生分層、泌水、離析現象,同時對模板有更高的要求;時間過短,骨料還沒有靠攏緊密,不能將水和多余的空氣排出,達不到密實的目的。
4.混凝土的整修與養護。一是因為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膠比小,加上摻加了較大比例的摻合料用量,混凝土很少泌水,為防止塑性收縮裂縫,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早進行抹面,并在抹面后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養生;在抹面后最初的幾小時最需要保濕養護;注意抹面時不能輕易灑水,這會降低面層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二是低水膠比混凝土的養護非常重要,水泥和水混合后水化立即開始,水化程度顯著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陛;雖然新拌混凝土中的水比水化需要的水多,但是水份蒸發引起過度失水,會影響水化么應的充分進行;如果沒有外來水的補充,其內部相對濕度就低,從而使漿體自身變干,到一定程度時水化就會停止;三是因為水膠比低,混凝土的滲透性低,混凝土一旦干燥,水分將很難再次滲透進去,所以混凝土的濕養護時間最好持續到混凝土達到足夠的強度,耐久性。
5. 質量驗收。一是混凝土留樣。在施工現場的技術人員,需要提取部門拌合物,對其性能予以測定,同時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留取混凝土試件。實際上,影響高性能混凝土的因素偏多,因此,對混凝土試件采用頻率要比普通混凝土采用頻率要高很多;二是混凝土養護 。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非常低,因此,在混凝土試件內,極易出現很大拉應力,因此,在養護過程中,最好在水中進行養護,同時還要有效控制水的溫度。在對混凝土試件的抗壓強度進行測定之前,要在自然條件下存在數天,這樣混凝土強度測定值會更準確;三是測定混凝土強度。
綜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國應用已比較普遍,但在材料和施工技術方面應完善,以此文希望廣大混凝土技術人員深入探討,以進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段鳳英.對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之我見[J].改革與開放,2009.05:130-131
[2] 張其興.對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