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航運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困境,要想在保持平穩中健康發展,航運人必須打破常規,消除固定思維,建立平臺化的經營模式,抓住大數據的機遇,使得航運業與大數據技術完美融合,創造出期待的價值。文章通過對比中外航運電商平臺發展的現狀,并列舉一些成功的應用案例,為我國航運企業的健康發展提出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航運;電商平臺;模式探索
引言
隨著2016年的到來,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是空前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大航運公司在尋求利用大數據的同時也積極迎接大數據所帶來的挑戰。早在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五中全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而所謂的資源開放共享就離不開航運電商平臺的概念。航運電商平臺的概念是廣泛的,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進行航運商業活動。從狹義上來說航運電商平臺就是通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等手段提供遠程的能夠涵蓋全球的航運服務活動。傳統的航運電商平臺發展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行業運營思維過于固定呆板、數據信息嚴重不對稱、跨國貿易較為復雜,其管理規范有待提高、用戶體驗要求高,數據更新不及時等問題是當前制約航運電商平臺構建的主要障礙。因此,航運企業積極探索最優的航運平臺運營模式是必然的選擇,在大數據技術即將普及的當下,最先敢于創新的企業往往會最先抓住時代的契機,優先發展,在行業內占據優勢地位。
1、國外航運電商平臺發展現狀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國家航運信息管理平臺已相對成熟,從技術上來說已經為航運電商平臺的形成做好了準備。托運人對航運信息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尋求更加精準的數據信息服務在所難免。這也進一步促進了國外航運電商平臺的發展。當前三大國外航運電商平臺已經建立起廣泛的涵蓋全球的航運服務系統。
1.1 聚焦供應鏈的GTNxeus平臺
GTNexus是一家為全球物流與供應鏈實施提供托管軟件與服務的領先供應商。其提供的一個交易業務通用平臺,具有21條運輸航線,控制了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接近一半的份額。它所提供的服務基本聚焦于物流與供應鏈方面。
1.2 提供廣泛服務的INTTRA平臺
INTTRA首次作為集裝箱承運人聯合體是在21世紀初期,該聯合體的首要任務就是以某個免費網站為基礎,為全球集裝箱運輸客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它的主要成員包括以馬士基為首的30家著名船公司。其特點包括制定計劃表信息、裝運指示、訂艙確認、海運提貨單預覽與下載等功能。
1.3 軟件應用強勢的CargoSmart平臺
首先CargoSmatt平臺提供全球船舶運輸管理的軟件方案,該平臺與全球超過30家承運人相互合作,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運輸路線服務。與此同時,CargoSmart能夠利用其多視角的優勢為客戶優化運輸路線,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所在供應鏈的運輸效率。除此之外,該平臺還與思科等大型公司相互合作,使得安全和技術面的操作更加得到了保證。
2、我國航運電商平臺發展綜述
我國航運電商平臺的發展可以說是相對較晚,上個世紀末雖已致力于信息化建設,但長期停滯于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階段。2005年起,大數據技術迅速發展,航運電商發展的基本思想在于再不打破現有運營模式的前提下,實現平臺運價的資源整合,各方都努力參與到大數據的建設之中。下一個階段可以定義為航運電商平臺以整合航運資源為基礎,結合大數據建設的基礎,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目前我國存在的航運電商沒有劃分的具體界限,按照其搭建方來看可以分為互聯網公司搭建的平臺、航運企業電商平臺、高級物流代理公司搭建的平臺。按照運營模式來劃分可以大體上分為航運公司自營的垂直型電商平臺和平臺型航運電商平臺。以泛亞電商和中遠集運電商為代表的船公司搭建的平臺盡管業務量廣泛,但同時存在著種種問題,從長遠利益上來看,這僅僅只是本公司業務的一個拓展,缺乏應有的動力。總體來看我國航運電商平臺的搭建仍在搭建和改進,相信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深入,航運電商平臺將會成為諸多航運企業重新振作的重要手段。
3、航運電商平臺成功運用的實例
3.1 搜航網簽約航運電商巨頭INTTRA
2016年8月1日,INTTRA的全球總裁與搜航網總經理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伙伴協議,雙方都將著眼于全球航運大數據及航運產業互聯網化,共同建立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通過整合優勢運價資源以更好的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搜航網是中國領先的海運綜合服務平臺,集各項業務與一身。INTTRA是全球最大的多承運人電商海運網絡的門戶,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INTTRA已經成為全球海運訂艙技術的事實標準。該協議的簽署意味著雙方都看好航運電商平臺的搭建。
3.2 長江航運物流之匯流E通
近日,一家名為“匯流”E通的航運電商平臺正在進行B輪融資,一旦成功長江航運或將實現“滴滴打船”。據了解,“匯流”E通是江蘇禹江科技有限公司下面的一個創業團隊致力打造的智慧型水運電商平臺。該平臺功能強大,集合了8項物流信息平臺專利,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快速準確的匹配物流供需信息。可以說,該平臺不僅僅是“滴滴打船”那么簡單,它或許將成為長江航運的“京東商城”。
3.3 小眾航運電商平臺專項耕耘
在我國,除了泛亞航運、一海通等大型航運電商平臺之外,也涌現出了許多小眾航運電商平臺:二貨網專項服務于中小型貨代公司,碼頭網專項于經營船供市場,海運圈商務網專項于散貨租船生意等。這些小眾航運電商平臺盡管沒有較為龐大的規模,卻在自己各自的專項領域內取得了成功。
總結
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深入,導致傳統的航運運營模式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我始終相信時勢造英雄,面對挑戰,航運企業只有迎難而上,抓住大數據所帶來的商機。積極搭建對發展有利的航運電商平臺。事實上航運電商平臺的搭建也被諸多航運企業所看好,航運電商平臺將以大數據為基本工具,金融服務作為手段,充分達到運力與貨源的高效平衡,提高運輸效率,為航運業整體流暢運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航運企業需要不斷創造產業價值,但也要深思當前形勢,在穩中求進,既要發揮時代帶來的優勢,又要有計劃的規避風險,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參考文獻:
[1]徐延軍.航運電商平臺發展研究[J].中國航海,2014(4)
[2]賴文光.國內外航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港口經濟論壇
[3]董超.互聯網平臺模式下的航運電商平臺模式比較[J].集裝箱化,2013(10)
[4]王長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創新模式變革[J].
[5]程璐.航運電商平臺如何楊帆[J].中國水運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