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盡管區塊鏈的商用化未正式落地,但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紛紛加大在區塊鏈上的投資與合作。服務金融業的區塊鏈企業加速成長與壯大,并探索出多樣化、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模式。
關鍵詞:區塊鏈 供應鏈金融 數字貨幣 商業應用
受制于技術層面的約束,雖然區塊鏈的商用化還未正式落地,但不容置疑的是,未來區塊鏈將深刻改變全球金融業面貌,并將成為金融機構最重要的競爭工具。從發展動態來看,一些國際金融巨頭以及專業公司已經提早在區塊鏈上布局,高盛、瑞銀等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應用,一些知名企業不惜對區塊鏈下注重金以獲取專業優勢,還有一些企業積極參與相關技術和規則的制定,以謀取區塊鏈中的最終話語權。
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紛紛加大在區塊鏈上的投資與合作
(一)金融機構參與區塊鏈項目投資增多
在過去的兩年中,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在內的超過20家全球頂級金融機構投入區塊鏈的資金已經超過10億美元,估計2017年的投資可超過10億美元。觀察發現,金融機構投向區塊鏈的資金主要有兩個流向:一是商業銀行內部的區塊鏈實驗室。比如花旗銀行、瑞銀集團、紐約梅隆銀行等均已相繼成立研發實驗室,重點圍繞支付、數字貨幣和結算模式等方面測試區塊鏈的應用,有的還擴大到其員工內部系統中測試。二是投資金融科技初創公司。許多跨國大型金融集團紛紛以創投形式進入區塊鏈領域,如高盛聯手其他投資公司向比特幣公司Circle注資6000萬美元,西班牙對外銀行通過旗下子公司以股權創投方式參與了Coinbase的C輪融資等。世界上第一家上市的區塊鏈技術公司Coinsilium也已于2015年年底在倫敦的匯業證券衍生品交易所(ISDX)成功上市。
(二)金融機構共同建立區塊鏈聯盟
2015年9月,全球具有影響力的42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R3 CEV聯盟。該聯盟是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區塊鏈聯盟之一,其致力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解決方案,主要為了降低各銀行間國際支付等領域的風險和成本,并提高跨境結算速度。今年4月份,R3發布了其旗艦開發項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Corda,從根本上重構分布式賬本技術,致力于改變資產相關合約模型。據悉,加入R3的澳洲證券交易所可與各銀行打通,也就是說在澳洲證券市場買賣股票的信息很快就可以與聯盟里的銀行賬戶聯通,當這方股票出售之后,對方馬上就可以從ATM中將錢取出,效率也比原來提高許多。
(三)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空間很大
目前,由于區塊鏈技術尚待改進和時間檢驗,同時金融領域對系統和技術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求極高,銀行業在引入全新技術架構應用時也持審慎態度,銀行業有較為充分的信用支持,并不迫切需要通過區塊鏈解決信用缺失問題。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很多銀行對區塊鏈技術還持猶豫態度,雖然這項技術所具備的變革能力被廣泛認同,但仍有83%的受訪者對區塊鏈技術并不十分熟悉,57%的受訪者不清楚下一步該怎么做,但從總體來說,未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空間將會很大。
為金融機構提供區塊鏈服務的業務迅速發展
由于金融機構、VC、PE等看好區塊鏈的應用空間,以及未來可觀的投資回報,各類資金通過聯合注資加速了許多具有核心技術專長的區塊鏈企業的成長與壯大,而且這些科技公司已經在區塊鏈的許多領域探索出多樣化、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一)跨境支付與結算服務
以美國金融科技公司Ripple為代表,同時包括Chain、Ethereum以及IBM和Microsoft等企業都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與結算服務。如Ripple構建了一個沒有中央節點的分布式支付網絡,希望提供一個能取代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網絡的跨境轉賬平臺,構造出全球統一的網絡金融傳輸協議。據悉,Ripple的跨賬本協議可以讓參與協議的各方看到同樣的賬本,通過該公司的網絡,銀行客戶能夠實現實時的點對點跨國轉賬,不需中心組織管理,且支持各國不同貨幣。如果Ripple的協議成為金融體系的標準協議,網絡中各方的轉賬就會像今天發電子郵件一樣方便。據悉,目前全球已有17個國家的銀行加入了合作,共同參與Ripple為金融機構打造的解決方案。
(二)國家外匯兌換與轉移服務
在國家外匯兌換與轉移服務領域,以華爾街金融創新公司Circle提供的服務最為見長。Circle是一家開發比特幣錢包的數字貨幣初創公司,正致力于通過比特幣后臺網絡的區塊鏈技術,使涉及國家貨幣間的資金轉移更加簡單和便宜。該公司在2016年獲得英國政府頒發的首張電子貨幣牌照,其客戶可以在美元與英鎊之間進行即時轉賬。此外,該公司還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獲得紐約州金融服務局頒發比特幣運營牌照的公司。不僅如此,該公司在中國完成了由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領投的6000萬美元D輪融資,并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市場。
(三)供應鏈金融業務服務
在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方面,典型代表是科技公司Wave與巴克萊銀行進行戰略合作,通過區塊鏈技術推動貿易金融與供應鏈業務的數字化應用,將信用證與提貨單、國際貿易流程的文件放到公鏈上,通過公鏈進行認證與不可篡改的驗證;同時,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達到完全取代現今的紙筆人工流程,實現端到端完全的透明化,提高處理的效率并減少風險。
(四)證券交易與結算服務
2015年10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下,納斯達克推出了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級應用Linq,為私營企業證券的發行、交易、登記管理提供端到端的服務。2015年12月31日,區塊鏈創業公司Chain已成功使用Linq平臺為新的投資者發行了公司的股權,成為第一家使用Linq來完成并記錄私募證券交易的公司。之后,Linq向世界各地超過100家市場運營商客戶開放了區塊鏈服務。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正在設計一套新系統取代所有的核心技術系統以提升結算速度,而且美國區塊鏈公司DAH在400家投標者中拿到了這項計劃合同,并將為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設計清算和結算系統。另外,世界上一些最大的交易所、銀行和交易服務公司,已聯合成立了一個跨行業集團,命名為“交易后分布式總賬工作組”,探索區塊鏈將如何改變證券交易結算方式,參與機構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倫敦清算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瑞銀集團以及歐洲清算中心。據悉, SEC已批準了在線零售商Overstock的S-3申請,可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發行該公司新的上市股票。S-3是一種證券的登記表,可以讓企業簡化發行上市交易證券的程序。Overstock希望通過區塊鏈來發行最高5億美元的新證券,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存托憑證、權證、債券等。
(五)股權融資服務
德國去中心化實體組織DAO旗下的以太坊是一個區塊鏈平臺,發起了區塊鏈首次公開募股,發行比特幣代幣以太幣,主要是允許市場參與者為初創公司業務和項目提供以太幣形式的資金來換取投票權。在眾籌過程中不需要銀行、律師、監管人員和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目前DAO的總融資額已經突破1.32億美元,成為目前區塊鏈平臺下全球最大的眾籌項目。基于以太坊的價值已攀升至10億美金的現實,全球不少PE、VC機構正在積極研究是否跟進對DAO的投資。
中國金融業積極參與區塊鏈的構建
作為國內區塊鏈最高層次的商業化組織,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于2015年在北京成立,目前已有15家包括金融服務公司在內的成員。2016年,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在深圳成立,此聯盟包括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科技企業在內的七大類31個成員。而作為對全球區塊鏈聲音的最有力響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決定成立區塊鏈研究工作組。權威機構加入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研究,有望在后期帶來強大的示范效應,并在未來建立行業統一標準。值得關注的是,平安保險不久前宣布正式加入R3 CEV聯盟,成為首家加入R3 CEV的中國金融企業。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我國金融業還應努力達成建立“中國金融區塊鏈聯盟”的共識,盡快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進程,以保持與全球比肩同進的水平。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印穎 羅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