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財政部同意、銀監會批準,2014年8月正式成立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登中心”)。銀登中心作為全國性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借鑒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國債公司”)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業務資源,旨在為我國信貸資產及銀行業其他金融資產提供統一的登記機制和流轉平臺,促進信貸資產流轉市場規范、高效、有序發展。
銀登中心的成立
銀登中心的成立,是監管部門落實國務院“盤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具體舉措;是契合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構建規范化、陽光化的信貸資產流轉市場,促進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轉型升級,推動金融創新的需要。銀登中心在信貸資產流轉市場中主要承擔著三個方面的職能。
一是實現信貸資產流轉的集中登記。2015年7月1日,銀監會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銀行業信貸資產流轉集中登記的通知》(銀監辦發﹝2015﹞108號),明確所有信貸資產及其對應受益權的轉讓都必須在銀登中心進行集中登記。銀登中心通過配發全市場統一的資產代碼,為流轉交易提供公允的記載,也為二級市場的構建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是致力盤活存量信貸資產。銀登中心作為監管和市場之間的溝通橋梁,嚴格落實監管政策要求,充分了解市場、滿足市場的需求,通過促進信貸資產流轉市場建設,在盤活信貸存量資產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統計監測。銀監會2015年108號文和2016年82號文中明確提出,信貸資產登記中心嚴格履行日常監測和統計職責,服務于銀監會的非現場監管要求,定期提交登記情況報告。為此,銀登中心構建了信貸資產統計監測系統,并為監管部門安裝了統計監測終端。通過定期向監管部門推送監管報表,幫助其及時了解和掌握信貸資產交易流轉最新動態。
銀登中心的主要工作
為推動信貸資產流轉市場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銀登中心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平臺金融基礎設施的職能,在制度建設、系統開發、市場監測、業務開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一)強化制度建設
銀登中心建立了信貸資產流轉試點的基本交易制度,并組織簽訂了信貸資產流轉的“主協議”,為信貸資產流轉工作穩步開展提供了保障。為落實銀監會108號文和82號文的相關政策要求,銀登中心在2015年7月和2016年6月相繼出臺了《銀行業信貸資產流轉集中登記規則》、《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規則(試行)》、《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信息披露細則(試行)》,以及《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操作規程》,涵蓋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信息披露、市場監測與報告等各個環節,確保信貸資產登記流轉業務規范、高效、有序地開展,極大地增強了信貸資產流轉市場的規范化。
(二)完善系統支持
銀登中心開發建設了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系統,逐步形成了包含集中登記系統、資產流轉平臺和統計監測系統的綜合系統架構。其中,集中登記系統用于對流轉標的及其基礎資產要素信息、市場參與者賬務變動情況進行記載;資產流轉平臺支持協議轉讓和掛牌轉讓兩種流轉方式,可幫助市場成員尋找交易對手與優質資產;統計監測系統基于集中登記系統和資產流轉平臺的業務數據,全面、及時地為監管部門提供多維度的明細數據、統計信息和相關分析報告。業務系統的開發與維護為銀登中心業務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支持與技術保障。
(三)推動業務創新
銀監會82號文出臺后,銀登中心相應提出以不良資產收益權為基礎資產的結構化信貸資產流轉業務,為銀行處置不良貸款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監管部門的支持下,自2016年下半年起,銀登中心試點開展了銀行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9月6日,江蘇銀行首單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順利落地,為銀行不良貸款處置開辟了新的途徑,得到了監管部門和市場機構的好評。銀監會副主席曹宇在2016年全國城商行年會中指出對于信用風險,當前支持多種方式化解不良。通過信貸資產流轉、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等方式減少增量,通過信貸資產流轉平臺批量轉讓不良貸款,利用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產。他還特別提到江蘇銀行通過銀登中心開展了首單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認為是很好的嘗試。
(四)著力市場開拓
我國信貸資產登記流轉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成員還需要不斷培育,業務還有待開拓和創新。為此,銀登中心先后組織了多期信貸資產登記流轉業務培訓交流會,并通過座談調研等方式,傳達監管要求,了解市場訴求,與市場機構之間保持著良好的互動。經過兩年多的市場培育,在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場機構的共同努力下,銀登中心信貸資產登記流轉業務穩步推進。截至2016年9月末,在銀登中心開立的信貸資產登記賬戶已達576戶,其中國有商業銀行5戶,政策性銀行2戶,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76戶,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196戶。
銀登中心的未來規劃
未來銀登中心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將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創新交易系統、創新金融產品,更好地為我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服務。
(一)推動服務創新,引領信貸資產流轉市場規范化發展
一是推出更豐富多樣的交易模式。在已有的交易模式外,將根據市場成員需求,逐步推出新的交易模式。二是探索建立做市商機制。引導一些市場上成熟、有經驗的金融機構主動在市場上為信貸資產提供報價,逐步建立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三是研究建立資產評級和估值體系。為提高信貸資產的流動性,進一步擴大投資者范圍,銀登中心正在研究適時建立信貸資產的信用評級機制、估值體系等,提高信貸資產風險定價的科學性和專業化水平,增強市場的透明度和規范度。四是引入專業化服務機構。包括評級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保險公司、信用增進公司等,由市場成員在創設產品或交易時根據需求自行選擇和組合,增強市場規范化和靈活度。
(二)推動系統創新,為市場提供高效、安全、便利的系統支持
一是構建新一代信貸資產登記流轉系統,在新系統中,可以支持客戶更為靈活地構建基礎資產包、設計結構化產品、滿足不同投資人的個性化需求。二是提供DVP結算功能,進一步提高結算效率,保障交易雙方的資金和資產安全。三是交易系統功能進一步升級,引入雙邊報價機制、交易撮合功能等。
(三)推動產品創新,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融資需求
一是推動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規范化與陽光化。目前,非標準化債權市場規模越做越大,有的還脫離了監管視野,隱藏著巨大金融風險,中心平臺將致力于這類非標資產發行、交易過程的規范化,并將這類金融資產重新納回監管視野之內,成為滿足實體經濟合理融資需求的金融工具。二是繼續推動銀行業不良資產流轉方式的創新。2016年全國城商行年會上,在談到城商行的風險處置時,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強調要按照市場化、法制化方向,探索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研究擴大不良資產受讓主體,推進不良貸款批量化處置,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果。銀登中心將繼續穩步推進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工作,為商業銀行探索一條方便高效、依法合規的不良資產處置新渠道。
作者單位: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登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