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和規范漁船檢驗管理是確保漁船安全作業,防止水域污染和減少漁民生命財產損失,促進本地漁業經濟發展的有力保證。只有牢牢把握住漁船檢驗的關鍵環節和關鍵點,針對性地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才能加快本地區漁船檢驗的科學化管理進程,才能為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漁船;檢驗;規范化;管理
一、漁船檢驗的基本內容介紹
進行漁船檢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條例》的硬性規定,有充足的歷史依據和法律支撐。它指的是漁船檢驗機構通過專業檢查、鑒定,對漁船是否適合出航做出判斷,并出具檢驗結果報告的過程。 漁船檢驗主要是驗船師對船的構造、機電設備、受壓容器、載重線、防火設備、救生設備、無線電信號設備、防污染設備、起貨設備、起重設備以及船身完整性、穩固性和抗沉性的檢驗,通過檢驗對漁船的技術安全性能做出分析,從而判斷漁船是否具備出航條件。因此,漁船檢驗是一項專業性較高的系統工作,必須引起各方高度重視,驗船機構應當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把握好驗船師資格認定、機構認可等重點環節和關鍵點,才能使漁船檢驗的管理水平切實得到提升。
二、提高漁船檢驗質量的對策分析
一是加強漁船檢驗機構的規范化建設。漁船檢驗機構是承擔漁船檢驗職責的重要部門,只有自身達標,才能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這就要求漁船檢驗機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科學設置內部機構,不斷完善內外務管理,注重對漁船檢驗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從而使他們真正勝任漁船檢驗工作,提高漁船檢驗工作效率和檢驗效果,有效控制和杜絕因檢驗失誤造成的漁船事故。
二是不斷完善驗船師資格考評機制。漁船檢驗機構從業的驗船師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從事驗船工作。這就要求具備完善的驗船師職業資格考評機制,以良好的機制約束驗船師的行為,使那些認真刻苦鉆研業務,理論知識豐富,并通過實踐鍛煉具有一定經驗、對待船舶檢驗認真負責的專業人員通過考評獲得相應資質,從事漁船檢驗業務,從而為提升漁船檢驗質量、保證漁船安全出航打下堅實基礎。驗船師一般具有較強的流動性,驗船機構要認真分析人員變化的特點,做好驗船師人才備份,防止因人員流動造成業務斷檔。驗船機構要注重驗船師隊伍建設,只有驗船師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才能使漁船質量安全檢驗得到有效保障,才能響應國家漁業安全生產相關規定,才能適應我國漁業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是嚴格進行驗船機構的資格認定。相關主管部門要對驗船機構從事船舶檢驗的技術、設備、管理水平及檢驗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執行法規標準、承擔授權職責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認定,證明該機構具有檢驗和發證職能。漁船檢驗機構作為漁船檢驗的主體,只有達到從事驗船業務標準,才能開展驗船業務,才能使漁船檢驗工作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四是加強驗船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由于各地驗船機構單位性質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不同地區漁船檢驗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地區漁船檢驗技術裝備仍比較簡陋,難以達到日益嚴格的漁船檢驗相關要求。這就要求各地要重視當地漁船檢驗機構資格認定,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漁船檢驗機構配備符合相關要求的基礎設施,使漁船檢驗所使用的各種技術裝備滿足要求,使檢驗手段更加直接、便捷、高效,檢測結果更加客觀,準確性更高,從而進一步提高漁船檢驗效率,確保漁船檢驗質量得到有效保障,為漁船在海上安全作業作保障,從而有效防止水域污染和因發生漁船海損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總之,漁船檢驗是一項復雜、系統、專業性較高的工作,嚴格落實漁船檢驗政策既是貫徹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上級要求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漁業經濟安全、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漁船檢驗機構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承擔的重大責任,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漁船檢驗效率和檢驗質量,為漁船安全出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沙 鋒,徐曉亞.加強老舊漁船檢驗保障漁船生產安全[J].中國水產,2014(1).
[2]施玲英.試論漁船檢驗的規范化管理[J].科學養魚,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