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在解決司法矛盾、維護國家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民事公益訴訟展開討論,介紹完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意義、當前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民事個公益訴訟制度的措施。
關鍵詞:民事;公益;訴訟制度
1.完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意義
第一,完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可以有效解決司法矛盾,滿足群眾的司法需求。當前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由此帶來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但社會中的各種矛盾也不斷涌現(xiàn),法制建設相對落后,司法矛盾較突出,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沖突較為明顯,對公共利益的保護措施較為欠缺,所以完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完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可以有效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可以充分發(fā)揮司法審查職能,有效控制危害公共利益的司法行為,有效規(guī)范司法權行為,提高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的依法辦事意識,調適行政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有效維護正當?shù)纳鐣嗬5谌晟泼袷鹿嬖V訟制度是貫穿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一些人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通過破壞或者掠奪社會公共利益而實現(xiàn)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結果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發(fā)生,影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加強民事公益訴訟是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2.當前民事公益訴訟制度面臨的困境
首先是當事人不愿意提起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更為關注的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雄厚的大型企業(yè)或者壟斷集團往往會成為公益訴訟的被告方,而原告方往往是普通公民或者一般消費者,原告與被告之間很難實現(xiàn)關系對等。其次,從法院自身來講,他們不愿意接受公益訟訴案件。因為公益訴訟案件比較繁瑣,涉及面廣泛且復雜,要花上幾倍的精力才能夠理出案件的頭緒,而最終結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且浪費了巨大的司法資源,這使得法院對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望而卻步。最后,敗訴幾乎成了公益訴訟的定局。由于民事公益訴訟的雙方實力懸殊,所以原告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被告在經(jīng)濟和地位上都占有絕對優(yōu)勢,所以民事訴訟中原告勝訴的幾率很小。
3.完善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措施
(1)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堅持的基本原則。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基本原則可以體現(xiàn)出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精神實質,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當事人訴訟權利地位平等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訴訟雙方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輕重高低之別,不能因為被告是公共利益方就歧視個人利益方,這樣才能夠保障當事人的平等權利。法院主導原則,法律在民事公益訴訟活動中更應體現(xiàn)出主導地位,避免受到國家機關或者社會輿論的左右。
(2)明確民事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由于我國立法制度的滯后,沒有明確界定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對于一些案件的處理找不到明確的法律依據(jù),所以通過相關立法擴大民事公益的訴訟受案范圍勢在必行。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應該遵循兩個標準:侵害行為屬于民事行為,侵害行為的客體為公共利益。凡是危害公共利益的民事違法行為,都應該納入民事公益訴訟的可訴范圍內。所以必須明確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受案范圍,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公益訴訟制度的穩(wěn)步發(fā)展。
(3)擴大起訴主體的范圍。當前,我國民事公益訴訟規(guī)定的主體為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較為寬泛,需要運用目的性解釋方法,將其明確為行政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深厚根基,檢察機關處于法律監(jiān)督的特殊地位,是國家利益的代表者和實現(xiàn)者,且具備專業(yè)的法律素養(yǎng),在承擔訴訟費用、調查取證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行政機關也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因為行政機關提起訴訟能夠彰顯政府對公益訴訟的支持,且行政機關在證據(jù)收集、現(xiàn)場檢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參與民事公益訴訟的組織也應該明確,且這些組織會在公共利益保護方面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總之,我國還應該積極構建民事公益訴訟配套制度,明確訴訟時效、訴訟費用,增加獎勵制度,這樣可以促進公民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民事公益制度在我國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民智.關于民事公益訴訟的理解與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2-12-07.
[2]汪雨婷.論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建[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