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開展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相關問題研究對提升學前教育的實效性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以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相關問題作為重點進行研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策略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分析
1.對幼兒的身心發育不利
幼兒的身體發育處在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幼兒身體的發育還不算完善,其中不僅幼兒的肌肉發育還不成熟,骨骼也是如此。在開展幼兒學前教育的過程中,過早進行小學化幼兒教育對幼兒的發育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利于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更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目前學前教育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幼兒的成長帶來潛在的傷害,這種潛在傷害甚至是不可逆的,會給幼兒未來的成長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例如,在一些學前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識字量非常重視,希望幼兒通過大量識字為其小學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往往事與愿違。為了讓兒童在幼兒階段掌握大量的生字,必須讓幼兒進行大量書寫,而幼兒手上的肌肉群還沒有形成極強的控制能力,對筆的控制力是比較弱的,長期超負荷寫字,不利于幼兒手部肌肉群的健康發育。同時,長期低頭也會嚴重傷害幼兒的視力,不利于幼兒視力的健康發育。此外,幼兒對身體的控制力遠遠不如小學生,不正確的寫字姿勢勢必會影響幼兒脊椎的正常發育,這對幼兒的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
2.容易使幼兒出現厭學情緒
幼兒有其自身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與小學生相比較,其好奇心應該更強,更具想象力。同時幼兒學習一樣東西更多地取決于他們對這一事物是否感興趣,如果幼兒對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這項內容的學習之中;與之相反,如果幼兒對所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他們就很難投入其中,學習效率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學前教育中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小學教育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還不算難,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會讓他們感到非常枯燥,同時也會感到學習內容非常難,經常會在學習之中遇到一些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再加上教師在采用小學化的教學方式時,經常喜歡將知識機械地灌輸給學生。長此以往,幼兒對這樣的學習會逐步失去學習興趣,乏味的教學方式難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這種小學化的教學方式會很容易造成幼兒出現厭學情緒。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在學前階段學習了再多的小學知識,對于幼兒的長遠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容易使幼兒形成不良的心理
在幼兒階段開展小學化傾向的學前教育對幼兒健康心理形成是非常不利的[1]。這樣的教育與幼兒心理發展的水平是不相適應的,對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會造成極壞的影響。幼兒階段其系統的學習能力沒有有效形成,幼兒的學習主要是在興趣的驅使下,在游戲化的活動中加以實現,這樣的學習內容顯然是小學化的教學內容所不能給予的。因此,在幼兒階段采用小學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難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過早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兒形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幼兒健康心理發展。過早地在幼兒階段開展學前化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兒童形成畸形的心理,這對幼兒未來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解決策略
1.加大管理的力度,形成幼兒教育的正確理念
從目前學前教育發展的情況來看,在一些幼兒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的心目中,小學化的幼兒學前教育觀念依然根深蒂固[2]。面對這樣的狀況,相關主管部門應該高度重視目前幼兒學前教育方面存在的小學化傾向問題,加大管理和宣傳力度,讓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能夠在思想的深處認識到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實際危害,讓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形成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在社會化的宣傳和報道中,形成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充分了解幼兒教育的宗旨,深刻理解幼兒辦學的現實意義。要加強科學化幼兒教育制度的制定,加強幼兒教育的監督和管理,開展行之有效的考核和評估,對各種幼兒辦學的活動加以有效的規范和督導,以此規范幼兒辦學行為,改善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尤其是針對現階段一些私立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小學化辦學傾向問題,更要加以重視,對出現相關問題的幼兒園要加強整改,要讓相關宣傳活動深入人心,對私立幼兒園存在的一些突出的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加以解決,以此促進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轉變家長觀念,依照幼教法規實施
盡管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國家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應該承認學校以及社會依然以分數作為一個重要的選拔人才的標準,在現實生活中,分數比較高的學生,其選擇的余地會非常大;而與之相反,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會極大地影響其未來的發展,不利于其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因此,受到這些因素影響,在一些幼兒家長的心目中提升幼兒的考試成績,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系統化知識就變得異常重要。如一些幼兒家長片面認為,只要幼兒在起始階段掌握更多的小學知識,就能夠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樣的觀念引領下,幼兒家長小學化的學前教育意識是非常強的。要改變這樣的教育局面,相關主管部門就要針對家長存在的小學化學前教育的錯誤認識,加大教育的力度,要將一些小學化的學前教育失敗的反面案例對家長進行宣傳,讓家長們深刻認識到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通過講座以及資料搜集的方式,切實轉變幼兒家長的一些錯誤的幼教觀念,通過家長幼教觀念的改變,促進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實施。與此同時,要依據幼兒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以相關幼教法規的有效落實,促進幼教工作的高效開展。
3.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
在以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中,有相當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一個人的成才與其幼兒階段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幼兒教育階段在整個教育階段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幼兒教育階段只是人才培養的啟蒙階段,幼兒教育階段并不是成才的階段。因此,幼兒教育的實施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讓幼兒掌握多少知識,形成哪些技能,而是通過幼兒教育階段培養幼兒的基本素質以及培養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幼兒教育要著眼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而不是著眼于對幼兒技能和知識的培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要開展好幼兒學前教育,就要規范教師教學行為,要改變教師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小學化的教學行為,要依據幼兒教育的規范和相關規定,將一些在幼兒學前教育實施中的一些小學化的教育行為加以制止,以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教育取代以往幼兒小學化的學前教育,要將幼兒學前教育與小學化教育嚴格區分開,以規范的幼兒學前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升。
開展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相關問題研究對促進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因此,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問題展開了嘗試性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葉平枝,趙 南.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原因及對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
[2]朱 迪.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