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外閱讀是大學生開闊眼界、提升素質、獲取知識、豐富閱歷的重要途徑。但由于學校、大學生自身和社會原因,目前大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出現興趣不高、認識不足、滿意度不高等問題。高??蓮募訌妼W校指導服務、提升大學生自身閱讀意識、改變社會風氣三個方面引導大學生正確參與課外閱讀。
關鍵詞:大學生;課外閱讀;閱讀效果
課外閱讀是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閱讀書報等進行學習的形式,在擴大知識面和提高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來課外閱讀受到各界普遍重視,各高校紛紛創造條件以滿足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需求,大學生參與閱讀的人數和次數都有了大幅提升。但同時也應看到,大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解決好這些問題,對提高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促進其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為了解農業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筆者對青島農業大學在校生做了相關調查。調查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內容涉及課外閱讀的時間、目的、閱讀的方式和習慣、對課外閱讀意義的認識等。發放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72份,有效回收率為96.5%。其中男生占41.9%,女生占58.1%,涵蓋4個年級,并兼顧到城市、農村的生源結構及文理學科結構。調查發現大學生課外閱讀呈現出六大特點。
1.課外閱讀參與率較高,但年級分布失衡
調查中61.6%的學生表示喜歡參與課外閱讀,表示不喜歡的只有14.0%,這說明大多數學生愿意參與課外閱讀。但同時也發現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增長,學生課外閱讀參與率降低,在喜歡參與課外閱讀的學生中,高達45%的學生為大一新生,大二學生為37.5%,大三、大四學生合計的比例不到20%,大三、大四學生參與的熱情明顯不足。究其原因,可能與大一、大二的學生課余時間相對充足,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參與課外閱讀有關。隨著年級的上升,畢業的日益臨近,考研、考公務員、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增加,課外閱讀參與的精力自然不足。
2.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不足,參與存在盲目性
對參與課外閱讀必要性,只有16.1%的人認為應該“參與閱讀”,而高達47.1%的學生認為“參不參與課外閱讀一樣”,另有36.8%的學生認為“讀那么多沒用,各種考試通不過還是白搭”。這說明仍有很多大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價值缺乏了解。
而在問及“課外閱讀的目的”時,只有16.6%的學生是本著“完善自我、提高道德修養”的目的進行閱讀的,高達39.4%的學生只是本著“消遣娛樂”的目的來閱讀的,還有10.9%的學生是本著“緩解精神壓力和情感失衡”的目的進行閱讀的,其他目的的占33.1%。訪談發現很多大一新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認識還很迷茫,他們的閱讀很多是在周圍環境或同學的影響下,抱著一種跟風的態度進行閱讀,參與存在盲目性。這種盲目性也為日后多數高年級學生閱讀參與率下降埋下了隱患。
3.參與課外閱讀投入時間不足
調查中,只有22.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時間充足,77.7%的人則認為時間不夠。其中,48.2%的人每天閱讀1小時以下,每天閱讀1~4小時的占31.2%。近半數的大學生每天閱讀不到1小時,這說明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時間投入不足,而時間的不足可能進而會影響閱讀的效果,影響大學生對知識的汲取。
4.網絡閱讀成為閱讀的主要形式
調查中,選擇網絡閱讀的人占62.9%,紙質閱讀的占34.0%,其他的人僅占3.1%??梢?,網絡閱讀越來越成為課外閱讀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時間上,網上閱讀大于紙質閱讀的人占了50.3%,紙質閱讀大于網絡閱讀的人占了39.4%,網上與紙質閱讀差不多的人占了10.3%,這表明大學生課外閱讀網絡化、電子化趨勢明顯,傳統紙質閱讀所占比例進一步下降,大學生課外閱讀呈現出新變化。伴隨著這一變化,學生對圖書館的依賴逐漸降低。調查發現僅有20.2%的人經常去圖書館,35.2%的人偶爾去,而幾乎不去的人占44.6%,這也是新形勢下課外閱讀新變化的反映。
5.閱讀習慣不夠科學,閱讀時動筆少,閱讀后交流的也不多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效果的重要保障。但調查發現,大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喜歡摘抄的僅占9.1%,喜歡寫提綱的占了11.1%,喜歡寫批注的占了10.8%,喜歡寫心得的占了15.7%,喜歡思考的占了24%,而不動筆的人占了29.3%,這說明還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學生的閱讀僅僅停留在看的層面。而閱讀后近一半(44.1%)的同學不與人交流,很少與老師、同學、家長等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大學生閱讀之后缺乏交流的狀況阻礙了大學生課外閱讀的正常發展,也應引起廣泛重視。
6.課外閱讀取向差異明顯
調查顯示,17.6%的人喜歡閱讀文史類讀物;喜歡閱讀娛樂消遣類讀物的占38.9%;喜歡閱讀應用技術類讀物的占15.0%;對專業類讀物情有獨鐘的占23.8%;喜歡閱讀科普讀物占4.7%??梢?,大學生喜歡閱讀娛樂消遣類讀物的比例最大,專業類、文史類、應用技術類、科普讀物分列其后。大學生對消遣娛樂類的書籍情有獨鐘,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類書籍上。閱讀專業類書籍占到了23.8%,說明大學生的課業負擔仍是比較大的。而作為人類科技文化結晶的文史類、科普類讀物卻少有人問津。
二、導致上述現狀的原因分析
1.就學校而言
第一,課外閱讀指導不到位。老師在指導大學生課外閱讀方面應發揮一定的作用,調查中61%學生也明確表示需要老師在課外閱讀方面進行相關指導。但目前老師更多關注的是自己課堂內容的講授,多數教師除上課外,與學生接觸不多,更談不上指導。極少數教師能利用課堂或課間休息時間與學生談論閱讀話題,但缺乏系統指導。第二,課外閱讀書籍的質量保證不到位。雖然學校圖書館藏書總量很大,但因資金緊張,很多圖書破舊,內容老化,近年來所進新書多為專業書籍,學生喜歡的娛樂、文史類圖書數量有限。且圖書借閱不方便,尤其是丟失、損壞需承擔的代價很大,使很多大學生基于各種因素考慮,不愿選擇在圖書館中借閱圖書。調查中只有11.6%的人從圖書館中借書,12.5%的學生選擇租書,43.8%的同學選擇網絡下載。網絡下載是大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來源,而網絡資源質量參差不齊,會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或好或壞影響。
2.就大學生自身原因而言
第一是認識不到位。課外閱讀能讓大學生收獲更多的社會經驗并提升其個人的綜合素質。但目前很多大學生沒有意識到個體能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的價值,也沒有認識到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就是課外閱讀,僅把課外閱讀作為打發時間、休閑娛樂的方式,而沒有把課外閱讀當做提升個人素質的方式。第二,面臨各方面壓力較大。如學習上的壓力。由于面臨評獎評優等一系列的評比、考核,很多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也是抓緊時間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第三,就業壓力大。殘酷的現實令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為此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求職準備上。還有部分學生家庭困難,空閑時間多被兼職和打工占據。
3.就社會方面而言
隨著越來越多的娛樂媒體的出現, 很多青年人迷戀于網絡游戲、視頻、社交媒介不能自拔,根本沒有興趣進行閱讀,整個社會的風氣變得浮躁。受其影響,很多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產生偏差,認為課外閱讀無非是打發時間、娛樂消遣。這導致他們在這方面變得迷茫,缺乏目的性,閱讀效果降低。
三、正確引導大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建議
1.就學校而言
首先,要加強老師對學生的指導。老師可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進行專業閱讀的重要意義,指導大學生正確地選擇閱讀的內容和方法,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提升他們閱讀專業書籍的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閱讀的效率和閱讀的效果。其次,組織讀書小組。學校可以通過設立讀書小組來引導大學生正確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讀書小組,大學生可以跟同學、朋友交流讀后感和看書的方法、體會。讀書小組可以在課余時間請來專業老師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最后,學校要更新、豐富圖書館圖書資源。圖書館采購書籍時應考慮讀者群的接受能力和實際需求情況,在專業書籍的采購中要兼顧到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 特別是一些新設專業學生的需求。適當增加英語、計算機等應試類書籍和學生需求量較大的小說等書籍的種類和復本數量,對于部分舊書適當加快更新速度。
2.就大學生自身而言
首先要轉變觀念。作為閱讀的主體,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好處,加強閱讀,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意識到:課外閱讀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課外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試卷上的分數、考取各種證書、擴大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進自己的成長。其次是改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深度。要定期制訂課外閱讀目標,進行自我監督和評價??梢酝ㄟ^學校的讀書協會等相關學生社團,交流心得,彼此分享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最后應增強辨別能力,選擇正確有益的閱讀書籍。一方面,大學生要重視專業閱讀,在專業學習的過程,有意識地閱讀專業相關書籍,并利用各種圖書資料擴大專業閱讀的范圍;另一方面, 重視非專業書籍的閱讀,擴大課外閱讀的范圍,并加深閱讀的深度,還可以積極參加一些讀書交流活動或者學生會、社團舉辦的有關閱讀活動等。大學生應合理分配閱讀書籍的時間,做到統籌兼顧。全面發展,真正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
3.就社會層面而言
其一,要創造良好的大環境和閱讀條件。社會尤其是媒體要擔負起社會責任,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給大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創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正確引導大學生進行閱讀,從而為提高大學生甚至全社會的綜合素質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其二,家長要正確地引導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支持課外閱讀。大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未來的很多行為,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閱讀取向,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梢酝ㄟ^跟孩子對話的方式,教育孩子選擇有益的書籍進行閱讀,汲取人類智慧的結晶。
參考文獻:
[1]鄒育艷.大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2]唐 耶.大學生閱讀情況調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2.
[3](英)培根.讀書的情趣與藝術[M].林衡哲,廖運范,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8.
[4]黃天一.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傾向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