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是職業素質教育,同時職業素質教育也是中職學生發展的需要,所以,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語文學科的發展特色,在實際教學中落實職業素質教育,以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滿足其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素質教育
一、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素質教育概述
職業素質就是以勞動人員的生理條件、心理條件為前提,通過勞動實踐、素質教育等方式而形成的品質。職業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職學生只有具有優良的職業素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因此,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語文在中職學校教學中是基礎性的課程,同時具有較強的工具性。語文有助于中職學生提高自身能力,以有效解決學習與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職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語文基礎能力與素養,才能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進而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語文教學的人文特征十分明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助于中職學生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養。中職院校通過開展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完善學生的職業心理,最終幫助學生建立優良的職業興趣與品質。通過有機結合職業素質教育與語文教學,可確保學生既可以學習語文基礎性知識,又可以樹立職業道德觀。因此,中職院校要在語文教學中逐步深入職業素質教育。
二、職業素質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加強中職院校語文識字教學工作
作為語文學習與閱讀的前提,漢字認知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書籍的理解程度與對文字內涵的理解程度。但當前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較弱。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中職語文教師要加強中職語文識字教學工作,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與學習能力,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2.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
中職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個性化語文閱讀,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中職院校語文閱讀教學的革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提高語文誦讀的比重。語文誦讀可以在短期內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感,將所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轉化為自身思想,以達到豐富自身思想的目的。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服務于社會生產一線。第二,有機整合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資源。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學生的儲備量,為學生學習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
3.加強中職語文寫作教學的創新
作為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體現之一,寫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職院校語文教學只有加強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的語文素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程度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此形勢下,以往的寫作教學方式不能適應當前時代發展。所以,中職院校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時,語文教師要通過合理的引導與鼓勵,激發學生語文寫作的潛能與興趣,同時有機結合語文寫作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實踐的經驗,增加學生語文寫作的經驗與感悟。
4.在語文教學中真實融入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是推動學生成功就業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導,另一方面還要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講解《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可以融入職業道德教育。該文章主要是從母親對自己、母親對家人以及母親對“我”的態度,表達出母親在“我”心中的地位與形象,展現出母親溫和謙讓、誠實守信的形象,并借此將我對母親的尊敬與愛表達出來,從這一角度來說,教師即可融入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也要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嚴格依照公司的制度辦事,確保公司利益。
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和職業素質教育入手,探討了職業素質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董新芹.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探索與實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牛愛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索和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