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動態性特征,目前,我國的高職先進制作技術雙語教學存在多種問題。本文通過從雙語教材的選擇、師資力量的強化以及教學規劃等多角度,對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實際策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對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實踐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26
一、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1.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流于表面化
現階段我國高校在雙語教學中普遍面臨著部分高校英語教學軟件、硬件環境水平相對不足的現象,導致教學流于表面化。在高職先進制造技術教學中,雙語教學是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水平評估指標存在的,但仍有部分高職院校僅僅為了達到雙語課程標準,才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并沒有考慮到教學資源等問題,這是影響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水平的主要原因。
2.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其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案內容雜亂無章,不能區分專業英語、基礎英語與雙語教學,使得任課教師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授課時,往往不能夠打破英語語法和詞匯的傳統模式,使雙語課程與基礎英語課程授課無異。同時,由于任課教師過度強調語言教學,往往就忽視了對學科知識的傳授,影響了學生對專業技能與知識的有效汲取。
3.師生對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方法的意義無法形成正確認識
我國高職院校不能充分認識雙語教學的重要性,針對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教學,任課教師選擇的教材是英文版的,但授課過程卻仍應用中文。另一方面,學生選修雙語課程往往只是以修滿學分為目的,并沒有結合自身的英語水平與雙語課程特點來考慮,使得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雙語實踐教學工作不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
二、高職先進技術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1.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
在雙語教學實踐初期,高職院校學生對該課程可能會出現比較迷惘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以及重要性。首先, 任課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材教學模式, 建設開放式的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氣氛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任課教師要科學把握雙語教學的難易程度與模式,循序漸進地展開雙語教學,使學生逐漸熟悉專業詞匯,繼而任課教師再用英文講授整體教學內容,其中,當出現比較難理解的教學部分時,任課教師可以應用局部中文翻譯的方式,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最后,在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例如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等,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雙語教學實踐體驗,這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與意識的培養都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基于此,通過上述教學改革方式,學生在對一些技術的原理、公式等內容的理解將更加深化, 從而使雙語課程教學的目的得到有效實現。
2.應用多名教師針對性的授課制度
先進制造技術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如果應用唯一任課教師的授課制度,任課教師很難對全部章節熟悉,并加以講解,這就影響了教學效果。為此,高職院校要協調好不同專業背景的任課教師工作,應用多名教師針對性的授課制度,使教師自身專業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彼此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從而使教學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改革先進制造技術教學考核方式
先進制造技術課程的考核結構主要包括兩部分:30%的平時成績與70%的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標準是作業與考勤。這種現象很容易使學生更加重視考試成績,而忽視平時的學習。為此,高職院校要改革傳統的先進制造技術教學考核機制,使考核標準更加多樣化。
綜上所述,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涵蓋了很多學科知識,目前正在不斷發展。因此,高職院校任課教師與學生要走在時代的前沿,更新學習內容,從而在該技術課程中更好地滲透雙語教學。此外,任課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與外語水平,對雙語教學的目的與任務進行明確,并實現高職院校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教學相長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閆亮明,趙劍峰,賈瑞靈.西部工科院校開展《制造技術》雙語教學探索與經驗[J].教育教學論壇, 2012,(10):168-169.
[2]梁 榮,鄭書華,蘆亞萍.《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學實踐與探索[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21(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