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為提高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質量,特提出任務型教學方法。通過分析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及教學特點,并針對任務型教學法合理應用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以此希望為更多的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任務型教學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8-06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更加強調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力。而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初中英語有效口語教學就十分重要。鑒于英語學科的本質特點,筆者提出任務型教學方法。所謂任務型教學方法,是指以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以任務為依托的教學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弊端,更加突出英語口語的實際應用特性。同時,圍繞教學目標,設定合理的學習任務可以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至此,本文就以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為依托,圍繞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教學任務設計,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最大限度提高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質量。
1.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及教學特點
任務型教學法首先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教學方法。它旨在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也就是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并不是獨立于學習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這也是在教學中強調學生主體性的根本原因。構建主義強調學生的學習是在隨著自身認知水平的提高不斷變化的,也是在社會交往中逐漸發展而來。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問題觀點的同時,也要強調學生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而任務型教學方法就是建立在構建主義基礎理論之上,強調任務設置的情境性、科學性及創新性。而基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特點,任務設置要具有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及思維創新能力的作用。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促進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調學生“在做中學”的交際教學法,鼓勵學生圍繞特定目標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交際和語言項目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流、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
2.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建議
(1)任務設置目標。我們知道,無論何種教學方法,都要提前設定教學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執行教學任務。
任務型教學法在設置教學任務時,具有明顯的雙重性:不僅考慮到課堂的教學目標,還要考慮到非教學目的。所謂非教學目的,就是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學生通過此課堂的學習,可以有效地進行邏輯表達、分享經驗。學生熟悉應用格式語句,在生活中更加有利于分享生活經驗,探討生活原理,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2)任務設計。教學任務的設計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認知能力進行調查。而后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教學任務設計,符合學生的自身實際特點。例如,學習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課時,教師就要提前對學生的學習特長進行調查,總結學生的興趣方向,然后設計關于“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話題任務,讓學生進提前行總結,為教學本課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后根據學生的知識情況,根據英語學習的興趣、實際生活等來擬定任務。
(3)任務實現。我們知道,教學任務的有效執行才是教學過程的關鍵階段。那么根據該課時的教學任務設計,在執行階段時,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任務引導。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引入設計任務,再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性格特點,盡量做到合理均衡分組。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是要與學生進行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可知,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更加強調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力。鑒于任務型教學方法的優點及理論依據,通過情境性、科學性及創新性的任務設置,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達到英語口語教學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張 琴.任務型教學法和中學英語教學[J].文學教育(中),2010, (2):86.
[2]孟軻南.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策略和反思[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0,(3).
[3]王林燕.任務型教學法在口語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