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中的教學目標是以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共同互動實現的,其基本組織形式為學習小組,整個團體是成績評定的對象。主體間的鼓勵是其強調的主要內容,以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式完成團隊目標,并獲得個人的進步,將課堂效率提高。目前,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使用日益廣泛。
關鍵詞:英語;合作學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08
合作學習的實施是為了在英語課堂中營造出輕松的氛圍,增強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減少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不安與焦慮,使水平不一的學生都能得到訓練與提高。除了學習成績的提高之外,還能培養學生有效利用英語知識的能力。[1]
1.學習小組的建立
學習小組的建立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關系合作學習實施的成功與否。因此,不但要建立學習小組,更要保證學習小組結構的合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學習小組建立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有利于展開合作與競爭活動。[2]小組內的學生通過組間同質能夠進行公平的競爭,全面提高其英語能力;小組內的學生通過組內異質能夠以先進對后進進行帶動,從而使整個小組都能得到提高與發展。教師應對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合作意識、英語學習的態度與興趣等進行了解,并以此為依據精心劃分學習小組,每組多則6人,少則4人。在完成分組之后進行分工,即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劃分,可實施輪換制,不定期或是定期地進行輪換。在合作與探究中學生明白個人責任,就能將其優勢充分地發揮,在相互促進、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實現課堂效率的提高。
要提高合作學習的高效性,教師可在課余時間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團隊活動如拔河、跳繩等,使個人與集體之間形成融洽的關系,增強學生合作與競爭的意識,在小組內部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依賴的關系。教師將合作的方法與技巧向學生講解,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能夠傾聽與吸取別人的看法。
2.單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重點也是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單詞,才能學習其他內容。在備課時,教師應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且與單詞教學相關的話題引用到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話題展開討論,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以學習目標以及個人學習基礎為依據,帶著明確的目的展開討論與學習,提高自己。
3.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對英語信息輸入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過英語閱讀來進行的,能夠綜合地將學生的英語能力體現出來,在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使用價值也不可小覷。教師在實施教學之前應讓學生將文章從頭到尾地閱讀一遍,形成一個大致的認識,再向學習小組布置任務,即圍繞著文章的內容、文章的思想、文章的主題等開展交流與討論。學生通過交流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并聽取別人的看法,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與磨合深化對文章的認識。在閱讀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對文章進行了解和學習。教師是指導的角色,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若學習過程中出現難以消化的語句,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解決,或是查閱資料或是相互間的幫助等,確保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若所學習的文章為對話性的,可以以小組合作朗讀表演的方式展開。通過這一方法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并對其表達能力進行鍛煉。
4.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應向學生說明寫作課的具體要求與內容,讓學生明確自己在這堂課中的任務,再將題目給出,讓學生進行審題與構思,得出大致的方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交流與討論,讓學生都能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通過交流,學生對于題目能夠有不同的認識,從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再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資料的搜集,將自己的認識結合學習小組的討論,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教師應將學生在寫作時存在的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點出并糾正。在寫作任務完成之后,應將優秀的文章在小組間傳閱,通過討論與分析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但能夠使學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5.結束語
合作學習真正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發揮其輔助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組織,并給予指導與監督。以小組間的合作使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機會增加,有助于學生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秀瑩.發揮小組合作在英語試卷講評中的作用[J].高考(綜合版), 2015,(1).
[2]張藝萍.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J].科學導報,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