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德育管理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如何實現其進一步發展,本文從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存在問題以及解決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德育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0-21
1.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學習知識的黃金階段,同時是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奠定的關鍵階段,加強初中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提升初中學校德育管理水平,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初中教育階段,開展德育,加強德育管理是核心的任務。首先在初中階段強化德育管理能夠極大地增強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其次在初中學校強化德育管理,能促使德育組織切實發揮其自身積極作用,進一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最后在初中學校強化德育管理能夠提升德育管理水平的整體性效果。
2.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
(1)“四位一體”的德育育人理念未得到充分貫徹落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一些老師回避責任,認為這項工作應該單獨由德育教師或者班主任老師完成;一些科任老師認為自己只需完成教學大綱劃定的任務即可,無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2)德育活動在部分教師的認識中存在偏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校很多教師德育管理活動的理論知識基礎差,不能夠及時提高自我,不能進行科學的、有層次的德育管理活動設計;二是班主任作為班集體德育管理活動的主導者,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時候由于自身對學校德育管理活動理解、執行不到位,致使很多德育管理活動流于形式,無實際成果,促使學生產生抵制情緒。
(3)德育管理活動開展存在人員分工模糊現象。為適應社會發展,德育管理活動分工被要求進一步具體化、詳細化,但有時經常會遇到學校課程管理、工作人員編制有限等問題,致使德育管理活動開展存在人員分工模糊現象。如校領導參與德育活動設計、決策,但缺乏時間學習;部分年級組長忽視自身為協調者角色,反而做出大量干預德育管理的事情;缺乏專職后勤人員,阻礙德育管理活動的開展。
(4)德育管理活動存在形式單一、渠道狹窄等問題。過去的時間,教師習慣于用以班會課或者團體活動方式開展德育管理活動,忽視學生熱衷于德育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致使學生與社會脫節,使德育管理活動實效大打折扣。
(5)德育管理過程不扎實。例如,在德育管理活動組織方面,組織者個人能力存在差異,德育管理活動開展質量也良莠不齊。同時在很多情況下,組織者對德育管理活動認識不足,不夠重視,甚至會出現逃避責任、互相推諉、抵制情緒,不能很好地促進德育活動的開展。
3.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對策
(1)提升德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首先,學校領導干部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切實樹立“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將先進的德育管理思想融入具體的學校實踐活動當中,真正有效提升師生的思想道德素 質;其次,學校、社會、家庭等主體要切實貫徹履行國家素質教育指導思想,提升學生道德素質,獲取終身發展教育;最后,建立并運用多元化評價機制,堅持從考試成績、道德素質等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切實提升素質教育。
(2)加強德育管理活動的目標性管理。一是制訂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標,確保目標性管理切實有效。制訂目標要堅持科學性,時間、內容、要求要符合規律,容易執行與操作,對德育管理活動效果容易評價。二是強化德育管理活動的行為實施。
(3)吸收社會力量,提升學校德育管理水平。一是積極聯系相關社會資源,將德育知識與具體的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勞動主動意識,同時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養愛國意識。二是強化學校同社會之間的聯系與溝通,結合學生的社區行為表現,有針對性地、具體地開展德育管理工作。三是強化學校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定期召開家長會,了解學生思想認識及行為表現,與家長共同努力,提升學校德育管理水平。
(4)健全德育管理評價體系。要想促使德育管理工作不斷提升水平,取得實效,學校必須健全德育管理評價體系,健全激勵機制,加大力度做好對學校德育管理人員的獎勵與評價。
參考文獻:
[1]郭金萍.中學德育的問題與對策[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5.
[2]劉怡蔓.中學德育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