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在發展應用技術教育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也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今后各院校將更重視應用技術大學的建設發展和探索實踐,在已經建設的基礎上和框架內,繼續加快步伐,緊抓內涵建設,提高水平,努力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深化建設;校企合作;應用技術大學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23
一、突出主線,走應用技術大學發展之路
應用技術大學教育實行校企合作、實踐育人,培養有潛質、有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應用技術大學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是國際社會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模式和發展趨勢,體現了高校應用技術教育的發展規律。實踐證明,實行校企合作、實踐育人,培養有潛質、有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能型專門人才,對于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勞動就業緊密結合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改革發展我國應用技術大學教育的帶有方向性的根本性措施。以校企合作為前提,改革教育過程,加強專業建設,滿足企業需求,創新評價標準,正在成為我國廣大高校的共同行動。
二、校企合作,提高應用技術教育教學效率
1.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協作育人
(1)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高校教師與來自企業行業的專家、同類院校的專家共同研究并按企業崗位要求制訂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高校教師與行業、企業人士溝通交流,共同為學校的課程改革和專業建設獻計獻策。
(2)校企共同研究課程教材。教材的指導思想是:在結構上按崗位實際操作流程安排實訓步驟,使實訓內容與崗位工作同步。
(3)校企共同管理學生。實習企業給學生配有專門指導專業技能的導師,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和實習方案的指導,并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表現做出評價,指導學生完成實習總結。學校負責定期與企業進行溝通,及時把握實習動態,就學生的訓練表現、實習態度、完成實習報告等及時進行交流溝通。
(4)校企共同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培訓。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對用人標準和專業技能的要求,將在企業了解到的最新崗位要求和職業能力,結合教師本身所教課程內容的前沿技術,將其及時補充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教師還在企業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和課程內容改革。
(5)高校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到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帶動高校的課程改革。利用校企合作的關系,將企業的高層、行業專家聘請到高校,定期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培訓,同時還將企業的工作和管理程序納入學校的專業課程改革中,以此帶動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的改革和課程內容的調整等。
2.搭建多元化校企合作平臺,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相結合
(1)企業深度介入學校教學。自學生大一入學起,挑選部分優秀的學生采用校外職業發展導師制進行輔導,由校外職業發展導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參與教學、言傳身教,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知識牢固、專業技術較熟練、與會計工作崗位需要接近。
(2)通過校企合作辦班培養人才,既能解決學生缺乏崗位實際操作的難題,又是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也體現了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實踐化、現代化的辦學特色,實現理論學習和頂崗實習同步推進。
(3)訂單委培式人才培養。主動了解社會用人需求,積極與區域內的企業單位溝通,共同制訂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簽訂委培人才培養協議書,為目標企業定向培養具備企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術、能力、素質,能滿足企業工作需要的專門人才。
三、開拓思維、總結經驗,建設高水平的校企合作
2014年12月,在寧波工程學院舉行了由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為主題的,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2014年秋季分論壇,與會專家和嘉賓交流了校企合作的情況。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學校及時分享到企業理念與先進技術,繼而推進社會服務與研發協同創新。
應用技術大學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應更加重視自身的建設發展和探索實踐,努力提升校企合作的成效,使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更好地為中國高等教育、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