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學開始逐漸側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而創造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這不僅屬于教師的工作范疇,還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結合教學氛圍,不斷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對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加以評價。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造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26
一、小學生創造力的主要作用
1.以教學大綱為基礎,以教學工作和任務為前提
目前,培養創造力在教學大綱中有明確的規定,即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目標,切實提升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為了能將教學大綱落到實處,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需在教學時結合教學大綱,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創造能力。這不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完成教學目標、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2.以思考能力為核心,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
目前,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涵蓋了個人成績、品德、創造能力與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缺乏創造力的培養,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將來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創造性發展。因此,教師必須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采取對應的策略,營造出適宜的情境,通過學生積極的思考來提升他們的實際創造力。
二、主要路徑措施
1.以情境教學為基礎,積極引導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較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新穎的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快速提升小學生的思維創造力。設置情境時,需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有利于學生從實際出發,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最終不斷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2.以教學氛圍為前提,以創造力培養為目標
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可使學生快速融入其中。常見的方法有游戲法、謎語猜字法等,還可對課文內容加以編排,有針對性地進行表演。另外,針對教學內容與教材需及時設計相應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結合網絡信息技術,推動創造性的培養
現代教學已無法脫離網絡技術,多媒體作為網絡技術的延伸部分,已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引入網絡多媒體技術已在學生創造力培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以學習興趣為前提,優化教學方式方法,以接受能力的培養為基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1)引入插曲,活躍氣氛。授課前,教師可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詞匯、故事作為切入點,通過提升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2)結合教學過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應引入課堂討論或辯論環節,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個性化的特點,最終實現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和把握課堂討論也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能力之一。課堂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鍛煉創造力的機會,例如,以教材為核心,讓學生參與到課文的改編、續寫中,并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能快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升他們的實踐思考能力。
5.做好課堂教學評價,倡導創新思路
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需在相關體系內完成,既不能千篇一律,又不可無據可依。這就要求有相關的評價體系作為考核依據。眾多教學實驗證明,沒有科學的指導與評價體系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培養創造力的過程時教師監督、指導、評價、表揚的過程,針對學生的各種想法,教師需做好引導工作,以此讓學生從全方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應側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結合學生的性格、自身發展狀況提出相應的要求,以此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創造出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創造力不僅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還會影響到學生將來的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結合學生特點,采取針對性策略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會玲.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創造力[J].大觀周刊,2012,(36).
[2]苑占霞.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