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的普及,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傳統的教育理念、載體與方法需要被創造性地革新才能適應新媒體語境的需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去糟取精,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對于增強工作的創新性和實效性意義重大。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27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例如廣播、電視、電影、報紙等,它是建立在數字、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基礎上向用戶提供各種資訊的媒介。現代大學生生活在由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共同組成的社會環境中,二者互相依存,共同作用,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行為方式產生雙重影響。
1.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新媒體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新媒體理念滲透到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使傳統的教育方法向著虛擬的空間延伸與發展。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以新媒體作為載體的,也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電子信息化發展。所以,新媒體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種新興的技術形式,它的確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1]
(1)營造了一個更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新媒體有著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瀏覽人次多的優勢,它對于大學生的思維狀況與生活方式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因此,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高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教育平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媒介環境。在新媒體語境下,當代大學生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媒介及時交流互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們的思想政治狀況。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可以得到豐富!并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可以利用一個全新的教育陣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使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舞臺也可以不斷拓寬。
(2)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新媒體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從實質上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間的關系,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方式,讓那種傳統的應試、填鴨教育模式失去了市場,而是讓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雙方有著更為平等的關系與地位,可以讓大學生自發地融入到新環境中去盡可能地減少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獲得更佳的教育效果。
2.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多元化提出新挑戰。大學生利用新媒體的獨特優勢使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更加便利,但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如謠言層出不窮、不良信息傳播、個人隱私泄露,信息真假難辨、魚龍混雜,娛樂化、低俗化傾向嚴重,給信息傳播環境帶來負面影響。[2]新媒體引發和加速形成的網絡環境容易使一些涉世未深、缺少判斷力和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在應接不暇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2)新媒體傳播時間的即時性提出新挑戰。新媒體1對1、1對n以及n對n的信息傳播形式實現了信息傳播的最大時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顯然需要更強的信息分析能力、更快的信息反應速度,這樣才能捕獲更多的信息內容,采取更加及時的引導措施。傳播時間的即時性無疑是新媒體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新課題。
(3)新媒體傳播內容的零散化提出新挑戰。新媒體的信息量大且非常簡短,對事件和問題的介紹缺乏深度、廣度,零散化的信息內容加上零散的閱讀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瀏覽方式,致使對信息的理解和接收遭到更大限制和阻礙,一些內容很可能會使大學生思想上產生疑惑、混亂以致引發逆反心理。
(4)新媒體傳播方式的單向化提出新挑戰。新媒體時代,網絡上巨大的信息資源拓展了大學生的認知渠道,高校傳統的、有組織的思政教育環境與新媒體復雜的傳播環境交織在一起,大學生已不再輕易接受教育者的單向灌輸,并對教師的權威性表示質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手段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3]
3.如何應對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語境下,挑戰與機遇并存,機遇大于挑戰。關鍵是要把握新媒體環境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要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4]
(1)加強新媒體監管,創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當今網絡信息技術發達,新媒體技術應用廣泛,在大學生生活中無處不在,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變得日益復雜,大學生既可能接觸到積極的健康向上傳播正能量的教育資訊,也可能接觸到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些負面資訊,后者則會干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2)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水平。新媒體技術使網絡信息有著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影響面大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針對不斷變化發展的新媒體技術,要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這種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因此,高校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加強理論學習,注重掌握并熟練地應用各種新媒體技術。那么,這就要求我們的各個高校要能夠從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挑選出年輕有為的教育人才與骨干,讓他們匯合成一支素質更高的教育力量,建設一支業務水平強、思想政治覺悟高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團隊。[5]
(3)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一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新媒體下的新產品、新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新媒體也是大學生認識社會、接觸外界的主要方式,比如說飛信、QQ、微博、微信等。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主流技術和網絡資源,努力為大學生構筑一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真正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溝通工具與服務手段。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為大學生構筑一個能夠實時交流、溝通、學習的信息服務平臺,從而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大學生之間進行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和溝通,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真正下移到學生方面去,能夠及時地獲取學生的思想動態和信息反饋,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果想要讓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到這個平臺,就需要創新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和內容,深入到學生群體,及時了解學生所想、學生所需,充分利用該平臺為大學生排憂解疑,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寓理于情和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有機融合,將大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提高平臺關注度和利用率,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5]羊 悅.新媒體視域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9):56-57.
[2]李東明.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
[3]汪馨蘭.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校園文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
[4]劉武根.論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教育[J].唐都學刊,20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