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文化的開放性和大學生獨特的家庭生活背景給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本文在分析大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公寓安全;學生管理;服務意識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8
一、大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
各高校在學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基 本建立起了一套公寓管理制度。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采用科學層級管理模式,缺乏人文關懷。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中,大多以禁止和約束為主,而授權性和權利性條款過少。如一些大學公寓管理制度主要由宿舍禁止使用的東西、禁止出入的時間、禁止做的事情、禁止進入的人員以及相應的懲戒措施組成。第二,規章制度過于僵化。很多大學在公寓管理中以固定僵化的管理為主,缺乏“柔性”的調節。例如,很多高校明確規定學生在晚上11點之前要回到宿舍,但是隨著社會的開放化,很多學生會利用周末時間出去實踐或者回家探親,周末返回的時間會因為工作或者交通的原因而有所差異,這些在晚上11點鐘之后歸來的學生,不得不在校外過夜。第三,管理與育人未能有效地結合。學校和管理工作者只注重約束學生,而不考慮不同學生的需求,雖然制定了各種制度和措施,卻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和支持,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2.管理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學生自保意識差
從學校負責人到基層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服務理念都相對滯后。從業務素質上講,很多管理人員并沒有學習過從事學生管理的基本知識、教育輔導相關知識、安全管理相關常識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沒有參加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具備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如何處理應急事件的策略等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訓。
當今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生活優越,缺乏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內務整理混亂,宿舍衛生較差;同時,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人生觀、世界觀還不夠穩定,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守紀意識淡薄,缺乏自律和安全保護意識。如很多大學生出門不關門窗,給他人配備宿舍鑰匙,筆記本、銀行卡、手機等貴重物品亂放。
二、大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1.健全公寓管理制度,開拓新型管理模式
公寓管理制度只要包括人和物的管理。人的管理主要包括對學生和服務人員的管理: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要健全學生綜合測評機制,將學生在公寓中的表現進行評定,并納入學生年終考核中,直接與學生的獎學金、助學金以及榮譽評定掛鉤,對公寓管理人員實行員工打卡制度,規范勞動用工制度,完善公寓中心原有制度。在對物的管理上,需要不斷健全防火安全長效機制,杜絕違章用電等行為。建立夜間巡查制度,保證物品出門登記制度。在管理人員上,應改變學生公寓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單一模式,采用校園學生會、學生公寓管理中心和學生公寓黨團組織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
2.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
學生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并沒有相關的理論學科來專門培訓這方面的人才。很多學校在招聘相關管理人員時,甚至不限制專業,這就使得很多不懂管理、不懂學生工作的人員從事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在實踐中,一方面要吸引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要求沒有專業管理知識的人員應選擇本校的一門教育管理專業相關課程進行選修,從而提高理論素養。同時,要組織相關的培訓,邀請省內外學校公寓工作做得較好的優秀實踐人員和相關理論研究者到校進行專題講座和實踐演示。
3.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主要依賴于一定的獎勵制度,而非約束和懲罰手段。在學生公寓管理中,積極開展“星級示范寢室”的宣傳、申報、驗收和表彰工作。“星級示范寢室”的考核內容包括學生宿舍的衛生、安全,宿舍的文化(包括舍名、舍歌、宿舍規章制度、宿舍環境布置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存生.高校大學生公寓管理現狀分析與管理模式構想[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1,20(1): 80-82.
[2]包克發.高校大學生公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8,24(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