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校長管理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和學生,而人性化管理能夠促使學校更加和諧地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能充分挖掘人的潛能,提升學校管理效率。作為校長務必保持學習態度,不斷磨礪出高尚的人格魅力,更加關注教師這一重要群體,轉變管理理念,制訂出更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關鍵詞:學校;管理;發展;人性化;人格魅力
中圖分類號:G627.3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小學校,一個班,主要靠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教育管理學生;一個科組,主要靠直管領導和科組老師共同協調完成工作任務;一所學校,靠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展開工作。可見,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都離不開人。學校管理一旦失去協調,必定桎梏學校發展。實踐證明,學校管理趨向人性化,能更利于協調人際關系,利于調動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學校就會和諧發展。
一、領會人性精髓,明確管理主體
一些企業家以“管住人”為目標,將人性學理論應用于管理環節,按照人的基本屬性進行管理。人性化管理包含很多要素,如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等等。人性化管理就是從企業“管住人”的文化中延伸至學校管理的,指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注意員工人性要素,從而達到以充分開發人的潛能為己任的一種管理模式。
“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一份報告,即《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強調要把人作為發展中心,提出‘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使每個人都能發展、發揮增加強自己的創造潛力,也應有助于挖掘出隱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財富’。在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辯證統一,這是我們從事學校管理工作時應當樹立的一種教育管理哲學。”
在學校中,教師擔負著接收上級“指令”和向學生發送“指令”的特殊責任,其成了學校運轉的樞紐;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擔,是學校向學生傳播知識和教育做人的中堅力量。由此可見,學校的運行、大部分工作的操作基本由廣大教師支撐。在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師管理理所當然成為第一主體。學校管理,要樹立以“教師為本” “教師第一”的管理思想,著重圍繞調動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展工作和制訂條規,這是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快速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基石。
管理彰顯人性,事事以理服人,學校中的“人”會更加以誠相處,會真正調動教師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和喚起教師的主體意識。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受傳統思想、管理經驗等影響,學校管理出現了盲區和誤區:校長在學校中有全面負責的至高權力,有的校長在學校中憑著自己的主觀好惡處理事情,對“校長負責制”有誤解的校長依然存在;評優、晉級、學校建設等事情基本由校長一個人定調打板,中層干部在學校班會中不夠敢為的現象依然存在;常態管理不夠科學,如把耗時長、見效慢的教育教學置于學校關鍵位置,這種急功近利、顧此失彼的管理局面依然存在。這樣的管理,缺失了對人性的尊重、關懷和發展,一些學校管理出現“滯后”現象成了不爭的事實。
為了防止管理中出現盲區和誤區,校長要了解高效管理“秘訣”,更要了解“人性”,方能轉變管理觀念。
二、校長要勤學習,磨礪人格魅力
校長的魅力,特別是人格魅力,能夠在管理中顯現出無形威信,是治校育人的信譽,是征服人心的力量。校長個人心胸、視野、形象、才能,其教育管理思想、理念、人格、氣度都影響著學校發展,影響著教師和學生。正如陶行知所說:“ 校長是學校之魂。”校長“魂”的塑造、人格魅力的提升,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政府管理機構賦予的,而是通過長期積累文化、技能精髓,而表露于言行的無形之“力”。學多識廣了,心胸方開闊了,才能切身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才能不斷修正管理思維方式,不斷修正管理思維方式,才能以全新的理念辦學,才會創辦出一流的學校,培養出一流的教師和一流的學生。
1.勤于磨礪,追求卓越
管理是一門深奧的學科。權變理論認為,領導的有效性不完全取決于領導者的人格特征,而是取決于領導方式或領導行為是否能與特定的領導情景相匹配。作為校長,要正確認識自己,特別是認識自己的思維和不足,能從全局角度觀察與掌握學校的發展情況,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使領導方式或領導行為是否能與特定的領導情景更相匹配。
國外管理科學理論認為管理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人物管理;第二階段,為人際管理;第三階段,為人才管理;第四階段,為人格管理。要成為合格的校長,就必須努力磨礪,取長補短和追求卓越的管理效應,應始終保持求知、創新的熱情,不斷學習新的技術、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打造卓越的人格品牌。倘若沒有追求卓越的思想行動,必定懶于歷練,個人必定變得日益平凡。
2.博采眾長,轉變管理理念
在學校,校長離不開與老師、學生、家長的打交道。心與心的交流,既是交際,也是學習。因為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思想火花會碰撞,校長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得到建議、受到啟發。通過交流,還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信賴感,校長開展工作時就容易取得社會的理解、教師的支持和學生的參與。
在學校,校長離不開教學研究。校長要除學習先進的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技能,還要向教育名家學習,學習其獨創的教育理念、先進的管理方法,因為校長只有懂得教學規律,才能創造出一流教學業績。另外,校長要支持、參與學校教學研究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校長既能學習到其他教師傳遞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也能輔導、督促老師提高自身教研技能,達到互利雙贏目的。
在學校,校長離不開“管理學”。不可否認,優秀企業管理理念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只有學習人性化的高效管理經驗,才能合理調配資源,獲取最大利潤。總之,作為校長,必須懂學習、善學習、會學習,才能博采眾長,轉變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三、管理彰顯人性,提高管理效率
人在滿足了生存、發展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與自身價值被承認。人類不會安于底層的需求,較底層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會往高處發展。滿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滿足和社會認同,就想被愛、被尊重,希望人格與自身價值被承認。我們在學校管理中,應該提倡人性的回歸,實行以尊重員工為核心的人本管理方式。教師是實施國家教育教學計劃法規的第一責任人者,實行以尊重教師為核心的人本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1.關注教師與為教師點贊
對人的管理應對人心進行藝術管理。工作、學習、生活等因素會影響教師心態,被扭曲的心態必影響個體工作質量。欲調動教師積極性、能動性,務必多向教師提供“感情投資”,多關注和為教師點贊。
第一,受挫折者,或頹喪悲觀,失去前進的勇氣;或不甘失敗,力圖重整旗鼓。作為校長,最忌諱的就是推卸責任,特別是推卸本身的責任。要坦誠與受挫折教師分析原因、探索新方法,同時要肯定其工作熱情和能力,使教師體會到“受挫折不可怕,別愧對了教師心”;要在公開場合賞識受挫折者做得好的成績,維護其在集體中的威信;同時,給其表現能力、發揮特長的新機會。
第二,有些教師自卑感非常強,總覺得事事不如意,處處不如人,言行舉止總是小心翼翼,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面對自卑者,校長應想方設法增強其自信心, 多管齊下使其發揮潛能,讓其品嘗到自己努力獲得的甜果。在不斷的嘗試和表揚中,讓其重拾信心。
第三, “校長要努力引導下屬養成豁達的胸襟、樂觀的態度和開放的眼界,但對那些常以發牢騷的方式表達批評意見的人,校長也要采取積極、寬容的態度。實際上,許多牢騷人,都是能力強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人,他們的憂患意識和他們對學校工作的創造性意見往往隱含在諸多牢騷中。”校長應戴上顯微鏡看待牢騷者,明辨其發牢騷的誘因;用放大鏡看待其積極的參與意識和主人公精神,賞識與表揚其良言善語。被尊重了,人格與自身價值被承認了,就會產生想被愛的心理,就會鞭策其自覺修正愛發牢騷的不良習慣。
第四,默默無聞者一般不善于表現、張揚自己,更不事張揚,不管在臺前還是在幕后,無怨無悔做了大量零碎而繁瑣的工作。由于其工作的“隱蔽性”,不經意間會被其他人忽略。長此以往, 這類無名將士的工作熱情必定大打折扣。校長要時常親臨其工作場所撫慰之,在教職工大會等公開場合予以點贊,肯定他們對學校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會使其工作熱情不斷燃燒。
另外,校長應在最大限度上改善老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細心關注老師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創設一種人文關懷,使他們在學校工作時有家的歸屬感,在這種濃烈感情的基礎上,教師就能安心地工作,更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而且,這樣能促進校長與各科任老師的關系的升溫,并提高校長在學校的聲譽,受人敬仰,最終實現理想地管理學校。
2.建章立制要體現人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科學型管理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制訂嚴格、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把定性和定量兩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建章立制是保障學校“政令”暢通、保障科學管理教師行為準則的有力保障。但是,不顧廣大職工意愿,把領導的意志強加于人、沒有體現人性化的規章制度是不足取的。
可見,“建立制度要從實際出發,因時、因地制定,做到常而有變,常規常新。制定規章制度的目的在于愛護人、規范人,所以制定制度就必須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既要適度,又要適情,既不能定得過寬,又不能定得過嚴。”好的制度制訂,務必廣開言路,廣泛收集意見和采納良言,才能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制訂出“嚴格而不苛刻,親切而不放縱”的規章制度,才會為創建和諧校園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肖西田.實施人性化管理,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教育(綜合版),2012,(8):30.
[2]楊建峰.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心理學定律[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5.
[3]盧 莉.校長的“人性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校長[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5,(6):134-135.
[4]李橋毅.學校的人性化管理與校長的管理行為 [J].中國教師,2009,(10):49.
[5]孫東方,莊志翔,曹 榮.以人性化教學管理促進和諧校園建[J].惠州學院學報,2007,27(2):105-108.
[6]錢國安.實行人性化管理創建和諧人文校園[J].文教資料,2009,(18):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