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工英語培訓是單位給職工提供的一種自我提升的機會和福利。筆者作為職工英語培訓的一名主講教師,本文簡單總結培訓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職工英語;聽說能力;培訓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筆者作為職工英語培訓的一名英語聽說課的主講教師,有著兩年的一線工作經驗,現總結一下在培訓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和吸取的教訓,并就如何才能開展好有效的職工英語口語培訓提一點個人看法。
1.培訓目的
通過培訓,幫助參訓者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促使其中的優秀者能夠走上雙語教學的講臺。
培訓周期為一學年。
2.培訓內容
主要分為公共英語和醫學英語部分。公共英語包括日常交流話題的常用表達和詞匯,以及課堂常用語;醫學英語包括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等學科相關的詞匯和常用表達方法,以及基本的醫學專業詞匯的構詞法等。
3.遇到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部分學員不能堅持學習。有些學員因為工作繁忙,大多數需要兼顧工作、家庭、學習三個方面,所以不能堅持每次都能參與培訓,或者出現遲到、早退現象。
(2)學員學習熱情不夠。雖然絕大多數學員都有學好英語的意愿,但是部分學員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卻不高,主要體現在英語聽說課上,當老師下達任務,進行口語練習時,大家尚能認真練習;但是當請學員在全班展示或者請個別學員回答老師的問題時,一部分學員會很害羞,不愿意回答。
根據觀察和分析,筆者總結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部分學員面子觀念比較重,怕出丑;②學員基礎參差不齊,盡管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兩個班,但是這樣的簡單劃分卻還是不能全面區分學員的英語水平,會出現一個班學員英語成績相差較大的情況;③教材編排上不夠合理。因為是初期嘗試,英語教研室老師在集中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雖然盡量根據學員學情、培訓目標最終決定教材內容,但是仍有不妥當之處。比如對非醫學學科老師而言,他們認為大半個學期所學的醫學英語知識感到用處不大,所以學習動力不大。這部分老師包括人文社科部老師,行政職工等。
(3)培訓老師更換頻繁,導致培訓缺乏連貫性。
(4)學時較少,學習時間較短,學習效果不夠明顯。
針對以上一系列問題,筆者談談個人的看法。
(1)加強考核,杜絕弄虛作假行為。雖然教職員工工作繁忙,但是既然加入了培訓,就應該遵守培訓的紀律要求,無規矩不成方圓,唯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學員通過培訓有所得。
(2)采取各種方式提高學員積極性。上文提到,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和面子觀念等阻礙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的發揮,但是作為培訓老師需要為此負很大一部分責任。因為一個好的老師一定是能夠調動學員積極性,組織學員投入學習和各種活動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比如,首先以鼓勵、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對于學員很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其次,改變課堂的組織形式,更多采取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法等形式,教師更多作為協助者和評價者的方式參與其中。最后聯系實際,以學員喜聞樂見的方式,比如歌曲、電影片段、話題等方式來導入新課或者組織課堂教學,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
(3)安排3~4名教師擔任培訓老師,承擔一學年的培訓工作。培訓教師的選拔可通過自愿報名和選拔的方式,應相應減少其他工作量,保質保量地完成培訓任務。
(4)增加課時數和重組教學內容。老師在課堂上更多地講授方法、下達任務和進行任務檢查,讓學員在開闊眼界和盡可能多地體會到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專業性的基礎上,能夠形成英語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一種終身受益的英語學習習慣。
以上為筆者對職工英語培訓實踐的總結。辦好職工英語培訓對職工個人發展和學院整體發展都有重要作用,當更多的教職工通過培訓能夠培養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其中的優秀者可以走上雙語教學的講臺,我們就實現了此次職工培訓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 颯.職工英語培訓需要創新教育[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0,(1).
[2]李 曦.職工英語培訓中提升學員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