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英語知識作為基本載體、將語言作為基礎形式,能夠生動展現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語言稱為英語課堂話語。互動式課堂話語有許多優點,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有所幫助,而且對教師的教育方法改善也有著顯著效果。而人種志教學研究,則成為目前大學英語課堂話語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人種志研究;語言工具;互動式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1.人種志和互動式英語課堂話語的介紹
(1)人種志研究方法介紹。想要對某一種外國文化有著完全徹底的認知,許多人種志學者都采用一種叫做參與觀察的方法來進行研究。人種志學者會選擇長期住在那里,通過與當地居民的交流,學習其語言和方言,并且將自己完全融入當地的生活日常中。舊時的人種志研究都會以社會為整個研究中心,卻忽略個人可能造成的影響,只著重描述環境的情況,而不再考慮歷史中發生的事件及其重要性。人種志研究發展至今,已經有了莫大的變化,從馬林諾夫斯基時代,人種志研究者已經可以通過研究電影或者錄音機等來獲得更多的研究資料,同時充分發揮筆記的作用。這些都給相關研究帶來了便利,人種志工作者憑借這些有利條件,其研究成果得到顯著性提高。
(2)互動式英語課堂話語的介紹。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與學生的學習狀態息息相關,只有活躍的課堂發言和互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首先從提高學生話語能力來講,互動式話語可以提高學生的話語積極性,從而在課堂中暢所欲言,可以讓學生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其次是有利于學生知識框架的構建。學生通過在課堂中不斷地發現錯誤,從而不斷地進行自我鞭策和修正。最后是對學生的思維培養大有裨益,師生彼此間加強了交流和互動,逐漸形成自主、創造、批判的思維形式。
2.人種志研究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人種志研究主要是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師生間的對話進行記錄和觀察,然后從語言和教學兩種教育學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通過對大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及所反映出來的互動情況進行分析與歸納,通過數據的分析與總結,獲得的研究成果。上課期間可以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及時解決問題,促進大學英語課堂發揮其真正作用,使師生間關系融洽,課堂討論活躍。
3.如何利用人種志研究更好地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水平
(3)良好教學環境的建立。如何創造有利于課堂教學良好開展的教學環境?首先,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減少自己話語中所包含的錯誤成分,以免誤導學生,上課前應做到合理安排,毫無規律的教學內容安排更是不可取的。針對師生話語權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老師不應當占著大部分課堂對話時間,必須充分合理給予學生交流互動的時間,提高其積極性,這樣才能創造自由平等的話語環境,讓大學生更接近老師,師生關系更和諧。
(2)逐步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現有教學能力。首先,大學英語教師應做到對教學理論有著全面的認知,并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其次,在講課期間,可以傾聽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而對其加以整理歸納,對于自己的不足進行彌補和改正使課堂更加有趣生動。最后,課后老師應該對學生課堂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以便督促學生更好地的學習。
(3)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化發展。現代教育對大學生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從獲取知識的途徑來看,大學生應當注意平時的課堂交流,從而習得有用的知識和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框架結構。從能力上來看,大學生應當正確面對自己,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才能有助于和他人的交流。從情感上來看,大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能夠主動地去和別的同學交流,充分發揮思維創造力。
總之,人種志研究是一個有著重大參考意義的方法。它通過研究師生間的交流情況,不僅能夠提升研究者對社會權力關系的研究,還使得我們對情境教學和文化沖突等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然而,我國對于人種志的研究才剛起步,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對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面,我國更是經驗甚少,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劉 晗.哈貝馬斯基于交往的話語理論及其規范問題[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2]劉 娟.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研究 [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