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基礎訓練是少兒舞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舞蹈表演藝術的基礎。但是舞蹈基礎訓練非常枯燥、單一,特別是用成人化的基礎訓練方式來訓練天真活潑的孩子,常常效果不佳。如何讓孩子覺得舞蹈基礎訓練不再枯燥乏味,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舞蹈基礎訓練,真正讓舞蹈訓練場成孩子的樂園?是舞蹈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總結(jié)出一些方法,以供大家探討。
關鍵詞:校外舞蹈;基礎訓練;興趣;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J712.3
文獻標識碼:B
一、專業(yè)舞蹈教育化,專業(yè)教育舞蹈化
當今,學習舞蹈的孩子數(shù)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很多家長很樂意將孩子送去學習舞蹈,而大多數(shù)孩子對學習舞蹈劇目都非常感興趣;但一旦要進行基礎訓練,孩子們幾乎都非常不樂意。
當然,每個孩子學習舞蹈的目的不一樣,但大多數(shù)孩子是因為喜歡舞蹈才會來學習舞蹈的。很多課外培訓機構(gòu)師資水平較低以及教材不規(guī)范,導致許多孩子因為害怕練習基本功而喪失了對舞蹈本來的興趣。
二、掌握孩子的身心特點,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1.啟蒙、初級階段(4~6歲)
4~6歲年齡段的孩子,骨骼較軟,易變形,好奇心強,喜模仿。因此教師在教孩子練基本功時要特別注意,建議以站姿和地面上的訓練為主,否則難度過大或者一不小心,孩子容易受傷。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是較弱的,孩子不能隨時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這時我認為教師的鼓勵性語言是關鍵,像“你再不站好,就出去”等這種傷人的話是千萬不能出現(xiàn)在課堂上的,這樣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導致他們以后自信心不夠。我們應該用親和力來感染孩子,讓他們開心自愿地配合學習課堂內(nèi)容。
2.中級階段(7~9歲)
此年齡段的兒童已經(jīng)進入小學,隨著環(huán)境的變換,心理認知能力不斷提高,心理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肢體粗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已經(jīng)很好。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肢體重心,能夠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平穩(wěn),在空間感覺方面,也表現(xiàn)得很不錯了,可以把動作做得很準確,比如,四拍舞步,孩子跳起來都會比較協(xié)調(diào),不管是從舞步還是對方位的認知都較準確。但他們的肢體精細動作發(fā)展還需要繼續(xù)培養(yǎng)。比如,蒙古族舞中的“提壓腕”,很多學生都掌握不了其要領,都只是手指頭主動,而手腕子隨動。我們在教學時應先告訴孩子什么是掌形,即蒙古族舞手型是以平手為特點,動作突出腕部的活動和表現(xiàn)力,然后讓他們進行單一的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手腕使其四指并攏,讓其感受到手腕主動發(fā)力而手指隨動的要領。在單一的肢體訓練中,除講究穩(wěn)扎穩(wěn)打還應注意一點,就是學生自身對舞蹈本體的肢體體驗,從而在心理上產(chǎn)生美感效應。
3.高級階段(10~12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在兒童后期,孩子開始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zhuǎn)變。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特別注意要因材施教,對適合走專業(yè)舞蹈道路的孩子,教師在訓練時要注重對其軟開度和舞蹈技巧的訓練,并及時與家長和孩子溝通,讓他們做好正確的決定,而對一些體型不適合走專業(yè)路子的孩子,則要側(cè)重對其氣質(zhì)方面的訓練和情操培養(yǎng)。
三、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1.融入即興游戲
孩子天生喜歡游戲,舞蹈訓練可以通過融入即興游戲,讓天真無邪的孩子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定格造型訓練為例,先給孩子一段2/4或4/4的清晰鼓點,讓他們伴著活潑的音樂小跑,當教師念到“123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時,讓孩子們瞬間靜止并擺出不同造型。期間教師可以給孩子一些造型提示,比如讓他們擺出小動物或者小花的造型等。通過這個游戲,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會別出心裁地擺出許多出乎意料的造型,此時教師應及時對孩子們的表演給予鼓勵。
2.讓孩子們互幫互學
讓孩子們互幫互學,讓他們在與同伴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啟發(fā),這不僅有助于孩子主動學習,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壓前腿訓練時,安排每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訓練。讓兩人同時坐在地上,一個孩子伸腿坐,勾腳背,另一個孩子彎膝蓋,用腳掌蹬在其腳趾上,然后讓兩個孩子將手拉在一起,彎膝蓋的孩子將伸腿坐的孩子往自己這邊拉,就像搖小船一樣兩個人互相輪換。這樣就算再疼,有同伴的陪伴,他們也會忍著。
3.向孩子布置任務并給予獎勵
孩子下課后的復習自覺性一般較差,教師應該在每次下課時布置回家后應完成的任務,要求家長回去配合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下堂課進行回課,對每個孩子進行評分。每個月我會讓孩子們就自己喜歡的音樂編排出一小段舞蹈,然后讓孩子在課堂上表演。對表現(xiàn)好的孩子我會給予相應的獎勵來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
4.提高孩子的舞蹈興趣
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跳舞或節(jié)奏感差、不能按節(jié)拍跳舞的孩子,怎樣讓他們主動學習呢?我認為首先應該從欣賞優(yōu)美的舞蹈入手,同時教師應該更加熱情、更加主動地教他們邊聽音樂邊拍手或者以表演的方法撥動他們的心弦,喚起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在跳集體舞時,要將這些孩子安排到跳舞跳得好的孩子后面,便于他們模仿,或者還可以編一些簡單動作,讓他們不斷地練習。這樣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這些對舞蹈沒有興趣的孩子能在跳跳玩玩中提高學習舞蹈的興趣。
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令舞蹈教學生動有趣
1.運用“童謠舞蹈”教學法
科學地運用兒童童謠來組織教學,能夠改變枯燥無味的單一動作的重復練習。兒童在有趣的童謠朗誦中,能夠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此,要于無意識(兒童行為)中貫穿有意(教學目的),于隨意(教學活動)中融入不隨意(兒童學習)。例如,在教交替步時,用“兩個好朋友,永遠不分手,我走你也走,你走我也走”來比喻;在教秧歌十字步時,用“姐姐(左腳)弟弟(右腳)在一起,姐姐說我先跳,(左腳向右邁步)弟弟說我也跳(右腳向前邁步),姐姐說我讓你(左腳向左側(cè)拉開),弟弟說別客氣(右腳退后一步)”來比喻。
2.運用“形象比喻”教學法
教師在教孩子動作時要多用形象的比喻來引導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更直接地體會動作要領。例如,在訓練孩子壓后腿時,我就會讓孩子們將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天鵝。在教波浪組合時,我會讓孩子們想象成“小鳥飛”和“小魚游”。
3.利用各種輔助教學手段
課堂上可以借助多媒體和各種道具進行教學,使課堂充滿勃勃生機。例如,在學習舞蹈《呼喚綠色》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通過動畫視頻來展現(xiàn)被污染前的美麗的大自然和被污染后的大自然的情景,讓孩子直接感受到要保護環(huán)境,要熱愛我們的家園,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整個舞蹈。在練習立的時候,我會讓孩子扶著把桿,然后我拿個氣球放在離他們頭頂較高的位置,讓他們拿頭去頂氣球,這樣孩子們便會立到最高點。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各種輔助手段或教學工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了科學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們的舞蹈學習興趣,讓他們不再恐懼練習基本功,讓他們把舞蹈訓練場當成真正的樂園。
參考文獻:
[1]白玉云.談兒童舞蹈藝術特性的把握[J] .大舞臺,2010,(4).
[2]屠燕萍.舞蹈教育與人格素質(zhì)培養(yǎng)[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2).